军阀治世

第219章:开放远洋贸易(5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且随着高级产品的不断出现,镜子也会陆续被淡出视线,人们对镜子的渴望将不是那么强烈。

这东西还真没垄断意义。

而在海外市场,玻璃镜显然卖得不错,这个可以通过关税来抽取利润,国内卖三两的玻璃镜,关税抽到几十两,人家卖到海外市场依旧有钱赚,而且利润还比较丰厚。

相比之下,纺织业已经逐渐成为盈利的龙头产业。

大明的棉布市场,今年已经被赵岩手下的纺织业战局了九成以上,南方的纺织作坊基本上悉数倒闭。

今年起码能在大明的棉布市场中攫取上千万两白银,而在海外,主要是的贸易对象就是曰本、西班牙、葡萄牙。

棉布价格在曰本的售价依旧比大明高出五成,但曰本的贵重金属快速流失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目前山东商品在曰本已经攫取不到最初那般的暴利,但暴利现象依旧存在,还有一定潜力可以挖掘,最有潜力挖掘的还是曰本的黄铜。

山东出口的棉布,今年在曰本最少能攫取到八百万两以上的利润,甚至更多。

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很多时候是由郑芝龙插手的。

棉布是大明比较大宗的出口货物之一,今年曰本市场被赵岩霸占,郑芝龙的贸易精力主要集中在台湾、澳门、吕宋及南洋各国。郑芝龙在贸易中所交易的棉布,都是山东所产。

而赵岩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则是通过太平洋贸易航航线。

赵岩手上的远洋商船已经增加到了两百余艘,其中五十多艘是飞剪船,第一批三十艘飞剪船运输着三万乡勇前往美洲后,赵岩又派出了一支二十艘飞剪船组成的商船队前往美洲与西班牙、葡萄牙人贸易。

这支船队带去了许多玻璃镜,同时还有大量的棉布、瓷器、茶叶,价值达到一千多万两。

这支船队最快都要一年后返回,但若是贸易顺利,利润却是惊人的。

到美洲贸易,利润起码也有七八倍。

大明的商品在美洲翻个六七倍基本上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再从美洲购买商品运回大明,利润可能不大,因为美洲的商品可能不多,他们最多的是黄金白银。

而黄金白银在运输中也是一种升值,因为在货物卖到美洲赚取六七倍利润的同时,也是因为美洲的金银不值钱,因此这六八倍利润,是往返两次航行的利润。

除了金银,船队将从美洲运回原材料,原材料上可能赚不了太多的银子,但却给工厂提供了原料,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

远洋贸易虽然暴利,但赵岩总感觉自己经营的话太麻烦,商业部随着海外贸易的展开,已经越来越庞大。

这对于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部门不可能像商人那般做到无孔不入的经营,也容易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