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人现在在玻璃镜销售上,已经没有了特权。
他们已经卖了几年了,没理由继续把其他地区的商人挡在门外。
大一些的镜子,从五两到几十两不等,最大的直径也就二十厘米。二十厘米以上的,则是奢侈品范围。
这种玻璃镜依旧很贵,而且是越造越大,且花样翻新,为的就是让那些有钱人买,把他们的银子从口袋里掏出来。
玻璃镜一开放批发对象,许多商人都蜂拥而至,中间环节的价格提升空间已经被压低了许多。
最便宜的镜子,由于本钱比较小,小商小贩做的最多,因此贩卖商和销售商的利润被压缩到了八钱,连一两银子都不到。
但玻璃镜的价格一降低,市场上也呈现出火爆的势态。目前的玻璃镜已经包装成了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样式,外面的镜框用的都是铜,还有一些吉祥富贵之类的字眼,而且各地还有一些散布信息而鼓动人们购买玻璃镜的‘托儿’在,价格降得这么低,很多手上比较宽裕的人都会选择买一个。
玻璃镜的市场在赵全的艹纵下,今年销售量一路攀升。
仅仅第一季度,就卖出了20万面价格不等的小镜子,作为奢瓷品的大镜子,卖出了将近5000面,盈利达到200多万两。
第二季度销售量更猛烈,仅仅两个月就卖出了30余万面小镜子,大镜子卖出了4000余面。
销售猛烈的还是小镜子,大镜子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提升潜力了,第二季度反而缩水。
因为那些富人手上大多都有了,他们从一开始就购买了玻璃镜,见玻璃镜的价格一路跳水,对这东西已经快看透。
很多人已经不想当肥羊了,这些都是即有些钱,又很吝啬的家伙。但一些人为了继续炫耀,则是继续购买新版的镜子。
人家有钱嘛!根本不在乎那点银子。
听说鲁王又买了两面‘豪华至尊版’玻璃镜,花了十几万两银子呢!
鲁王现在可谓是整天花天酒地,自从获得出城的自由后,简直快乐赛神仙,鲁王出手了一些田产后,身家再次暴富,出手自然不凡。
大明有将近两亿人口,如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购买玻璃镜,那就是六千余万人,每个人身上赚取1钱银子,就有六百余万,加上一些奢侈品镜子的收入,那将有上千万两。
赵全曾建议赵岩玩行政垄断,禁止其他人涉及玻璃制造行业。不过被赵岩否决了,玻璃这东西有什么好垄断的。
以后自然有更高级的产品。
而且镜子又不是一种经常要换的东西,可能买上一面,十几年都不买了。价格高的情况下,想必没人愿意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