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有将近五万名学生小学毕业。
山东的学制是小学三年,毕业学生在文字功底上比较薄弱,但是让他们去当小学教师却是足以胜任了。
这五万多名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大,这些学生是崇祯八年入学的,崇祯八年的时候,登莱二府的教育只普及到12~16岁,不过规模也比较大,达到五万余人。
这五万多名学生从各地赶到赵家堡,参加毕业典礼。
在赵家堡的广场上,赵岩和能到场的山东高层都出席了毕业典礼,这场毕业典礼十分隆重。
赵岩看着下面那一个个朝气的少年,心中十分激动。
终于撑过最艰难的阶段了,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未来的一切都将简单许多。
这一天,在赵岩的号召下,将近三万多名毕业学生选择了进入师范学院。
虽然他们只读完了小学,但当老师的年龄却是足够的,而且小学也不是很难教的事情,老师用的课本都是有详细讲解的,加上毕业的学生在成绩上都是过关的,只要在师范学院学习一番就行。
这三万多名小学毕业生成为教师要比那些接受儒家教育的文人要容易得多,不像那些文人还得先把小学的知识读得差不多,再学习如何施教。
而这些小学毕业生只要懂得如何施教,便可以直接上岗。
……张文是许多选择进入师范学院的学生之一,他现在已经十八岁了,十五岁时父亲已经决定让他出去学些手艺,可能是去军器局当学徒,也可能是去当泥水匠,或者当船匠之类的职业。
不过这时候恰好碰上学校招生,他被招入学校读书,学校里的曰子是张文从小到大过得最好的地方,在学校里不用干活,吃穿都由学校负责,还有一些不多的零花钱。
读了三年,张文成绩不错,且思想、素质方面表现也过关,所以就顺利毕业了,没有被留级。
原本张文打算继续读中学,在山东知识代表着财富,因为知识本身能够创造财富,这种知识也传统的儒家所说的学问不同,山东所注重的知识,更偏向实用姓,在文字方面只要求文字表达能力过关。
不过这次毕业典礼改变了张文的选择。
大将军说,他们是幸运的,正好赶上登莱二府施行义务教育,但对于大汉民族来说,更多的孩子是不幸的,因为他们上不了学。
那天的毕业典礼,大将军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我们山东不缺钱,就算兴办要多少钱,我们勒紧裤腰带也要省出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了学。但我们没有人,我们没有教师,民族需要你们。”
这句话瞬间感染了他,让他选择前去师范学院。
同时大将军还承诺,成为小学教师后,他们依旧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教育部会每个月向他们下发自学材料,同时还会尽量开设夜校,并且还可以在放假期间选择进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选择前去就读中学和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