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第231章:进攻福建(4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崇祯的铸币速度很快的,毕竟是让工匠手工打出,很快崇祯的银币就出来了,很快内阁就定下了汇率,一块赵岩铸造的银币,比崇祯所铸造的银币,价值上多了4分。

看到了铸币有利可图,崇祯也让皇商主持铸币,但内阁也派出了人员进行监管,凡于定下成分、大小不符的银币,不得流入市场。

当崇祯的铸币局大规模制造出银币后遇到了三个问题。

第一:成本太高,他们用的是人工铸造,自然与山东的蒸汽机无法匹敌,山东用蒸汽机,5个工人负责一条生产线,12个工人一天可以制造出1.4万块银币,平均三秒多一块。相比之下,崇祯用工匠生产,一个工匠大概只能铸出200块左右,5个工匠一天只有1000余块银元。

第二:不足值,百姓拒换。赵岩弄出的银元比崇祯弄出的多出了4分银,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崇祯发行的银角不足值到极点,虽然赵岩发行的银角也一样,但崇祯没有开设钱庄进行专门的兑换,同时赵岩的登莱银行又拒收崇祯发行的银角。再则山东商人拒收崇祯发行的货币,因为兑换起来太麻烦了,崇祯发行的货币不仅没有山东的精美,而且还不是一样的价值。

第三:影响力不足。赵岩已经把登莱银行开遍整个北方,同时正不断向南方扩张,位于黄县的铸币局马力全开,每天生产出的银币,即向各分行运送,然后发行到各地。而崇祯则没有。结果就是赵岩发行的货币流通顺畅,到什么地方都能用,而崇祯的货币拿出去,人家还不清楚成份是多少,换起来不方便到极点。

崇祯成立的铸币局,没多久便倒闭了。即没多少利润,又没有市场,崇祯的铸币局实在难以维持。

结果内阁还要求崇祯收回那些不足值的银角,吃进去多少吐出来多少,而这个回收工程着交由登莱银行主持,兑出去的钱,还得崇祯来认。

崇祯可谓是肠子都霉青了,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赵岩发行的货币有市场,而他的却没有。

当然,其根本原因还是崇祯没有使用蒸汽机,赵岩定下的银92,铜08根本吃不消,因为那样没利润。

铸币,其实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占用,毕竟熔炼需要比较多人力,所以发行纸币算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节约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赵岩没有在蒸汽机出现之前铸造银币,曰本和欧洲国家用银币,是因为他们征收了较高的铸币税。

当然,曰本也因为强制姓的铸币税收到赵岩的头上,从而惹恼了赵岩。而赵岩现在铸币,用的是蒸汽机,对社会资源的占用比较少,而且利润比较高,同时也能规范市场交易,统一货币使用,让商业贸易更加方便。

内阁新修改的议案虽然允许崇祯铸币,但崇祯惨败!

议案中规定,各地征收任何赋税,可用银币、银角,对使用银元、银角纳税者,不得向其征收任何火耗,征者罢免。

这个议案的通过,等于是把全天下的火耗都收归赵岩所有,同时百姓手上的银币却还具有原本的购买力,不过地方政斧若不遵从,那也没办法,所以得靠监督,赵岩各省都有五六百个探子,谁不遵从,直接内阁罢免了他。

……整个夏季都很平静,除了卢象升在吐番大开杀戒算是让人热议的新闻外,其他也就是山东发行统一货币的事情了。

大明境内的军事冲突基本上没有爆发,但武警部队在各省却是剿匪剿得热火朝天,山东招募局移民也移得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到了夏末,在定东省两个岛(库页岛、北海道)各建立了一个据点,每个都达到了五千余户。漠南地区移民了五万户,漠北地区移民了一万户,漠西移民了五千户。

辽东和朝鲜是移民的主要地区,辽东已经移民了二十三万户,往朝鲜移民了十五万户,由于福建商船大量前来山东,这些福建商船大多被招募局征用,一时间海上运输能力大增。征用期间会给银子,一般排水量一千吨的商船,往返一次会给五百两银子,也就是个工本费。

在渤海湾往返运输三次,就能获得一次前往曰本贸易的机会,渤海湾也不是太大的一个地方,往返三次也就大半个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