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四百三十章 伐吴之机(4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可是眼下,这位年轻的皇帝却偏偏不想开战,大臣们自然就不乐意了。

“陛下仁慈,实在万民之福,不过凡事也当有长远之计。俗话说天无二曰,民无二主,我国与吴国之计的和平,只是短暂的表象,两国的战争终究无法避免。此时趁着吴国内患发兵,虽然百姓会遭受伤害,但那只是短痛,灭吴之后换取得将是子孙后代万世的太平。倘若贪图眼前的太平,错过这绝佳的机会,待吴人缓过劲来,将来两国之间世代争战不休,此等长痛,又不知要祸害多少百姓。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恳请陛下下旨发兵灭吴。”

说这番长篇大论的人正是方绍,而且他的口气之中,还有几分教育皇帝的意味。也难怪,如今方绍名望与权势甚重,而且又是皇帝的的启蒙老师,以这等口吻对待皇帝也不奇怪。

刘泰给方绍这般一教育,心里边就有点不高兴,不过却不敢表现出来。

方绍的话亦是道理充分,刘泰也并非不明白,只是他还是不愿见兵戈再起。

往好听里说,他这是仁慈,其实,真正束缚他不敢开战的,却是内心中的恐惧之心。

刘泰不同于他的那位哥哥刘禅,当年刘禅刚刚懂事之时,正是刘备四方征战的时代,刘禅见识过战争的可怖,而刘泰自记事起,就坐享太平时曰,从未经历过那血与火的考验。

而刘备年少得子,对其又相当的充溺,刘泰自幼养尊处优,见到得都是阳光,这使他为人和气仁慈的同时,也在他的姓格上烙上了软弱畏兵的印子。

先前初登帝位,所有事都有母亲和诸辅政大臣来做决定,刘泰自然感受不到压力,但是现在他亲政,不得不亲自面对那些国与国之间你死我活,他姓格中的那种软弱自然而然的就体现在了他的决策之中。

先前的方绍,一直认为刘泰聪明仁贤,是个不错的君主,但是方才刘泰那番软弱的言论,却让方绍大失所望,故而他便站了出来。

“这个,方爱卿所言固然有理,只是朕觉得,觉得……”皇帝刘泰一时之间,不知该以何种言语来反驳他的启蒙老师。

“陛下,发兵灭吴就在此时。”

“此乃天赐良机,万不可错过呀。”

“方大司马言之有理,机不可失,请陛下发兵。”

…………诸臣群起请战,一时之间,大殿之中是一片倒的请战之音,而大臣们的那般慷慨之态,竟是令刘泰隐约感到了恐惧之感。

在一片激昂声中,刘泰的额头不禁滚落了几滴汗珠,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皇帝竟是“有名而无实”,在他看来,阶下的群臣,大有将他这个皇帝吃掉的态势。

正当刘泰惶恐不知所措时,阶下庞统忽然高声道:“陛下仁厚,无非是不想让黎明百姓受战争之苦,臣自告奋通,请求都督各路伐吴大军,在臣的监督之下,定会严令各军不得侵凌百姓,必然让百姓所受的战争之苦降到最小的程度。”

方绍的眉头暗暗一皱:庞统,你这是想趁机抢夺伐吴之功呀!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