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都从小长在山中,哪里知道什么鲜卑、黄巾、董卓之类,现在一听赵范的话,更是很不服气,火冒三丈,高声说话:“主公只需给某三千兵丁,某定要擒来敌军大将。”
口气冲天,不知天高地厚!典型的夜郎自大!
“好样的!本官有两位将军,何愁桂阳不保。本官命你二人率三千大军为先锋,出城迎战镇西军。本官亲领大军,为你们压阵。”
见陈应、鲍隆两将战意盎然,杀气涛天,赵范似乎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
第二天,陈应、鲍隆两人率领三千大军出了北城门,沿着官道向北而去。大军刚行到北城外二十里处,就遇到了正朝桂阳赶来的李傕所部一万大军。
两军相遇,各列阵式。
李傕拍马横矛,来到两军阵前,一声大喝:“呔!来者何人?快快报名受死!”
在皇甫剑的前世之中李傕在董卓军中的地位仅比董卓低,位居第二,武艺也在华雄之上,算得上是位高手。虽然这一世华雄很幸运,很早就遇到了皇甫剑,武艺比上一世要厉害许多,但李傕仍然还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不然皇甫剑也不会将他派到长沙,出任银狐营副将了。
李傕率领的一万银狐营将士,多是董卓的部将。这些北方人一个个身材高大,看起来就象是一头头猎豹站在那里,再加上他们手中的长矛,给人一种强大压力。
李傕这一万大军,只要五百铁骑,其余都是步卒。镇西军正规军步卒配置是按照三三四的比例,也就是一万大军中有三千刀盾兵,三千弓箭兵,四千长矛兵。
“本将乃桂阳守将陈应(鲍隆),敌贼为何犯我桂阳边境?”
陈应、鲍隆两人也是不甘示弱,各举手中武器,拍马迎了上来,高声答道。
“本将镇西军将军手下,银狐营主将李傕是亦!奉我主之命,取你桂阳。我主皇甫将军看上了你们桂阳,那是瞧得起你们,为何还执迷不悟呢?快快投降吧!本将看你二人,还有点武艺,就勉强在本将手下做名牙将吧!”李傕手中长矛一挥,喝道。
李傕看到陈应、鲍隆二人都是身高马大,相貌魁梧,更是一付憨厚老实的样子。就连他们手中的兵器也很特别,陈应提着一柄五股大铁叉,鲍隆更是提着一对大铁锤,看起来很威猛,当下心头喜欢,就起了收降他们的意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