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第四十二章 国已亡,家何在?(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杨奋踏前一步,施礼道:“这事,还是由属下来说……”

原来当日周老汉鼓动一批思归心切的工匠悄然逃走。由于此地距离汴京不过二百余里,而且前些日子才刚刚走过,自然不虞走岔路,因此不消两日,就赶到了黄河边上。但与侯方镜估计不同的是,刚逃离金人魔掌的工匠们心有余悸,并不敢走黄河大桥,而是利用自身高超的技艺及充足的人手,用了一天一夜,赶制了一艘木船,冒着黄河凌讯的危险,渡过黄河,逃回汴京城下。

正当这一群工匠们热泪纵横,抚着城墙号啕大哭,为自己能生还故里而悲喜交集之际,却被城里冲出的一群宋兵拿下。问清他们是从金军俘虏营中逃回的匠人后,二话不说,直接绑缚成串。由一名都头率三十名步卒,押送着追赶金军后队,欲将这些逃人悉数“归还”。

周老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来得及问了半句:“俺们可是宋人啊……”

话没说完就被那名都头一记耳光打断:“宋国都没有了,哪里来的宋人?我们现如今是大楚国——是大金国的兄弟之邦!大金国的贵人们没砍了你们这些亡国之奴的脑袋,已是天大的恩泽了,居然还胆敢逃亡?若不是怕惹了大金国的贵人们不高兴,老子现在就剁碎了你们喂狗!”

当众工匠们被粗大的绳索像蚂蚱一样串在一起,拳打脚踢地驱赶着离开时,周老汉回望那曾经的巍巍大宋都城,家园所在,嘴唇哆嗦着,两行浊泪滚落尘埃……

这个所谓的“大楚国”,就是由金人所立的张邦昌的傀儡政权,意欲以汉治汉,以坐收渔利。“大楚”立国的时间是在三月初,而此时不过四月中旬,金军前脚才刚离开汴京,一群俘虏后脚就逃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借张邦昌十个胆,也是万万不敢收留的。何况这些逃人还不是什么宗室权贵,只不过是一群比平民还不如的匠人而已,谁吃撑了会为了一群匠人而得罪金人呢。

倚仗着“友军”的身份,那些大楚国的押解官兵大摇大摆从黄河大桥通行。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料到,刚过了桥没多久,就遭到了一群“友军”——金军骑兵的攻击。

那都头与手下三十名士卒都是被金人打怕了的惊弓之鸟,一见那些戴皮毡帽呼啸而来的身影,就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象被赶的鸭子一样四散奔逃。

那都头一个劲地跪下叩头,语不成声:“饶命……俺们是大楚军,是友军啊……贵人们饶命啊……”

就在这时,一个一脸虬须的大汉策马飞奔而来,嘴里咕噜了一句女真语,长矛一戳,便将那名大楚国的都头生生钉死在地上。

那都头临死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他娘的,早知道就多学一门外语了……”

其余被驱赶得四下而逃的士卒们眼见上司横死,无不惊骇大叫。而接下来匪夷所思的一幕,更令他们张大嘴巴合不拢。

但见从另一个方向,又钻出一伙金兵,看样子是金军哨骑,人数不多,只有十几骑。但这伙骑兵一上来,就向前一批金兵发动攻击。一阵又急又狠的乱箭扫过,前一批金兵倒下数人后,余下十余骑慌忙逃窜。后来的金军哨骑意欲追击,却被挣脱绳索四散而逃的匠人及楚兵所阻,最终只得狠狠看着前一批金兵“战友”逃脱。

险险逃得一命的周德旺老汉等匠人趁乱狂逃,刚转过一个土坡之时,惊骇地发现居然又被一伙金兵围住,而且……还是刚才被杀得落荒而逃的那伙金兵。

众匠人正万念俱灰,哀叹老天爷玩人之时,那伙“金人”扯下皮毡帽,露出真容——原来竟然是杨奋及其西军同伴!

原来杨奋及手下哨探们知道如今金人势大,象他们这样的刺探、巡哨工作,别说遇到金军的大部队,就是碰上金军哨骑也扛不住。因此他们基本上都穿着上回在勃鲁寨外,狄烈突袭金军留守士兵时获得的衣物,乔装成金兵以鱼目混珠。果然,有了这一身“虎皮”唬人,居然多次逃过金军哨骑搜索。不过久而久之,也难免引起金兵的注意。

此次他们一行蹑尾追踪,惜乎慢了一步,没能拦截住工匠们。但正当他们认为追堵无望,准备撤回山寨之时,却又意外发现一路追赶的目标,竟被一群楚兵押解着回转过来了。

杨奋对于这些“伪军”,比对金人还痛狠,更知晓其战力如何。当即利用这身“虎皮”冲上去大开杀戒,同时趁乱削断捆绑众工匠的绳索。

本来一切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料半途杀出一伙真正的金兵,估计也是盯住他们这些冒牌货很久了,一上来就是狠着。李鬼碰上李逵,下场不问可知,如果不是因为场面混乱,搞不好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