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南宋

第二百二十四章 战车逞威(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完颜突合速不光扫帚眉在抖,连眼角都在抽搐,双手紧紧攥着缰绳,拳背青筋暴露。真该死!这个车城竟然还会移动,是个有足之城。而令他既痛恨又无奈的是,人家能动,但自家却没法动啊!

古代战争,摆个阵形就得老半天,而阵形一成,就不可轻易变动,更不能随意后移。通常阵随旗移,中军大纛只能向前,不可后退,否则极易引发军兵慌乱,不战自溃。

现在,摆在完颜突合速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迎击或败退。

他将如何选择?

根本没有太多的犹豫,完颜突合速既往的战历已经昭示,他只会选择:战!

两军相距不过八百步,以车城的移动速度来看,顶多一顿饭光景就会逼近接战距离,橹车什么的就别想了,全力出击是挽回颓势的唯一办法。

完颜突合速当即下令,两翼拐子马袭扰迟滞敌军,步军则采取“三箭连击”的战术:将剩余一千五百步卒分为三个批次攻击,均为锋矢之阵,如同三枚叠在一起的大箭头。一箭套一箭,一波叠一波,专攻一个方位,犹如连续三箭射向靶子同一部位,哪怕再坚固,势必洞穿之。

集中兵力,攻击一点。完颜突合速这个战术,按常理说是正确的,但在这里他犯了个大错误。

金军三箭连击中的每一“箭”为五百步卒。正好是五十人一排。共十列,布置成前锐后丰的三角形。这样布置原本没错,错就错在这个阵形的横截面依然只有七十米……

完颜突合速还没弄明白火枪这种武器,夹角攻击面越大,越适于发挥火力,正面射击固然可怕,侧翼打击更为致命,他必将要为这个致命的错误付出惨重代价。

好不容易将已呈乱象的阵脚稳定下来,在各级将官的怒骂喝斥加鞭笞强逼下,一千五百步军终于硬着头皮顶上去。而在此之前。两百精锐的拐子马已经对车城展开攻击。

拐子马一动,车阵只能停下,火枪兵迅速钻入车内,操炮手停止推炮,躲藏到车厢死角后面。刀牌兵以牌护身,重甲长枪兵则倚于备用挡板后面,这里也是弓箭射击的死角,同时可第一时间将翻越车墙的敌人刺杀。

拐子马的作用本就是骚扰打击敌军,不断消磨敌人的士气。动摇敌军阵脚,最终压迫敌军溃败。所以二百金军拐子马当然不会强攻车城,他们只是不时快马呼啸而来。射出一轮箭镞,然后又呼啸而去。面对车城这种攻守皆备的新的战争手段,什么动摇敌军阵脚,压迫敌军溃败的不要想了。只能做到骚扰敌军,迟滞车城进度,让本军稳住阵脚,先行发动攻击,就算完成任务。

金军骑兵连续发射了两轮箭雨。不但成功阻止车城前进,而且也没有遭到还击,骄横之气又冒出来了。不少金军骑兵呼喝着指指点点,向眼前的庞然大物挑衅,时不时跃马而前,秀上一手骑射之技——尽管他们漂亮凌厉的箭镞,只能在包铁挡板上留下一个个或深或浅的凹痕,或者是射入车城内,不知所踪,但也并不防碍他们的表演**。

这些金军拐子马均为完颜突合速的合扎亲卫,人人能开八斗至一石的骑弓,凭着超远的射程与精湛的骑射之技,常常能以百骑破千军。在七、八十步之外,来去如风地打击敌人,而敌人只能像鹌鹑一样颤抖着被动承受,直到受不了崩溃为止,这是金军拐子马最拿手最得意的战法。很显然,这一次对手虽然换成了庞大的车城,但金军拐子马同样调戏依旧,得意之下,不免大意,不知不觉间越过雷池——七十步死亡线。

之前金兵步卒溃败太快,而金军骑兵又早早被吓跑,因此,他们并不清楚火枪的有效射程,更不知道七十步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当左侧百骑拐子马队,展示着如蝴蝶穿花一般精湛迅捷的骑术,从车城右翼六十步之外如风掠过时,炒豆般的枪声骤然响起——

噗噗噗!一个个精锐的骑兵与健壮的战马身上,绽放刺目的血花。一匹匹战马屈膝踣地,马背上的骑兵被甩飞出去,一路翻滚,喀刺刺不知摔断了多少根骨头,一路血迹,触目惊心。

左翼拐子马队刹时大乱,再也聚合不成阵形,余下七十余骑,四面八方逃散开去。右翼拐子马队正好也施展同一战术,堪堪进入火枪射程,一见友军下场,慌不迭勒马回转。这时车城左翼的枪声适时响起,纵使右翼拐子马队见机得快,撒离及时,依然折损了十余骑。

拐子马溃散,车城却没有进逼,因为,金军步卒已冲上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