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说函数f(z)=11-z是幂级数f1(z)在复平面上的解析延拓。
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徐云在第一阶段得到的广义积分在0c||re(s)<0的区域s)可以仍然有定义,于是,上面的f{e-a2t2}(k)就是一个亚纯函数。
“然后再引入Γ函数,它是阶乘函数在实数与复数域上的扩展,当它的宗量为正整数时,有Γ(n)=(n-1)!……”
“这部分似乎可以用渐进概念来做个近似……”
“如果近似到场论的话,相当于量子化自由klein-gordon场时,(+)Φ(x)=0,那么场算符就是Φ(x)=∫d3p(2π)312ep(ape-ipx+apfeipx)……”
“然后再把场算符代算回来……”
半个小时后。
徐云忽然停下了笔,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激发电场……果然是和晶体有关。”
此时此刻。
徐云面前的算纸之上,赫然正写着几个nabla算符。
要知道。
他之前虽然对推导过程进行过渐进处理,但本身是没有引入激发电场概念的,更别说徐云之前还完成了代算。
也就是说这几个nabla算符并不是渐进项解开后出现的错误算子,而是与方程自身有关的参数。
更重要的是……
随着这一步方程的解开,公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并立项。
它叫做……频率,计量单位是v。
频率、激发电场、加上徐云最早独力发现的类似层状结构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