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449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现在好了,人家李显主动表示,要和武三思和睦相处,共同保住大周的万里江山。
仔细想来,刚才李显和武三思开玩笑,说什么“铁箍和木桶,比土壤和小草值钱得多”,可是大有深意啊!
到了现在,武则天是越看李显越欢喜,道:“显儿,你送朕的这份寿诞之礼非常好,朕甚是喜欢。不过么……这贺礼的寓意如此之多,不知可有个正式名目?”
“当然有。”李显道:“这贺礼的名目,就叫三箍周万年!”
武则天轻轻一拍几案,道“好,好一个三箍周万年!婉儿,拟旨!”
武三思深恐武则天当时就要立李显为太子,道:“姑母,还请三思啊!”
“呃……”武则天稍一沉吟,决定还是暂且给侄儿这个面子。再说了,立太子是何等大事,今天这个场合着实不大适合。
她改口道:“穿朕的旨意,封庐陵王嫡子李崇润为邵王,嫡女李裹儿为安乐公主。另外,庐陵王庶子李重福为唐昌郡王,李重俊为义兴郡王,李重茂为北海郡王……”
原来李显为太子的时候,李重润就被封为皇太孙。他做了皇帝之后,李重润就是皇太子。至于其他子女,当时要么还没出生,要么年纪太小,并未受任何册封。
后来,李显被降为庐陵王,李重润也被贬为庶人,和其他兄弟姐妹完全一样了。
现在可好,武则天也是真大方,不仅仅把李重润封为邵王,还把李显的其他儿子们都封为郡王。
非只如此,她还把李裹儿之外,李显的其他女儿们,都封为郡主。
好么,宜城郡主,定安郡主,长宁郡主,永寿郡主,永泰郡主,成安郡主,金城郡主……李显的女儿真不少,武则天干脆来了个郡主大放送。
忠于李显的群臣们心中欢喜,李显的嫡子都是正儿八经的亲王了,武三思的嫡子还是郡王呢。谁更得女皇陛下欢心,那还用问吗?
更是有人想到,武则天日理万机,还能把李显的众多女儿记个清清楚楚,这说明人家李显确确实实是简在帝心啊!
不用考虑,李显的太子之位,从现在开始,算是稳了!大唐复兴有望矣!
“恭贺陛下母子和睦,共享天伦。大周一统,江山永固!”群臣再次道喜!
……
……
本来一场普通的接风宴,竟然基本确立了李显的太子之位,拥李派的官员,兴奋不已。
当然了,人家武则天还活着呢,现在总不好表现的对李显太过亲热,以免节外生枝。
所以,接下来的酒宴里,大家都对李显不冷不热的,只是对此次的大功臣崔耕非常热情,频频敬酒。
一直到酒宴散后,狄仁杰都拉住崔耕的袖子不让走,道:“崔制作,莫急着去陪家里的娇妻美妾嘛。老夫新得了几瓶好酒,不如再到我的府中喝几杯如何”
“固所愿者,不敢请尔。”
第514章 小人心难测
梁国公府,后宅花厅。
狄仁杰亲手给崔耕斟了一杯酒,道:“今日之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崔著作你居功至伟啊。来,老夫敬你一杯!”
“哪里,其实主要还是庐陵王表现得好,下官只是出了个小主意而已。”
狄仁杰道:“关键当然是庐陵王。其实陛下也知道,庐陵王说的那些话,十有八九,是你崔耕出的主意。但那又如何?只要庐陵王愿意当众表态,维持大周的存在以及与武家和睦共处,她就心满意足了。”
说着话,狄仁杰指了指自已的脑袋,继续道:“老太太也是没办法,只能是自个儿骗自个儿了。无论庐陵王说这话的时候是真心还是假意,她都当真的听!”
崔耕也明白这个道理,“唉,陛下也是一代英主,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谁说不是呢?不过……生死轮回,枯荣循环,乃是世间正理,谁也免不了的。”
顿了顿,狄仁杰似乎想到自已也来日无多,不由得一阵郁郁,转移话题道:“好了,莫说陛下了。还是说说二郎你吧?你究竟是怎么想到,来个“三箍周万年”的呢?真是神来之笔!”
崔耕的灵感来源,当然是后世的典故“一桶万年青。”
当时,大清康熙帝在位,群臣献上各种珍贵的礼物。名臣高土奇家贫,又为官清廉,没什么珍宝送上,就灵机一动,献上一个木桶。木桶里面装着青草,起名为“一统万年青”。
青乃是“清”的谐音,康熙帝大喜,重赏高土奇。
崔耕今天同样是献出了桶装青草,不过是把其“寓意”做了几个变化。
后世对武则天关于身后事的安排,记载的非常详尽。崔耕略施小计,就能让庐陵王句句都搔到武则天的痒处。
当然了,这番前因后果就没必要对狄仁杰解释清楚了,崔耕轻笑一声,道:“也是庐陵王洪福齐天,在下一时侥幸想到的。”
“哪里,崔著作过谦了。你智计百出,哪是“侥幸”二字,所能形容的?恐怕这日后的大唐江山,要要多靠你辅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