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512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要是一般的贡土说出这种狂傲之言,以崔耕现在“知贡举”的身份,还真不会和他一般见识,至少不会当面争执。
但是,杜暹不同,此人也是唐玄宗年间的一个宰相。
后世的司马光曾经评价道:“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
人家别人的才干都挺好,什么“通达”啊,“尚法家之术”啊,”“耿直”啊,“重视文学”啊,等等。但是,到了杜暹这……这个“尚俭”是什么东东?你杜暹身为国家宰相,再勤俭,能勤俭得过乞丐?这点“长处”当宰相,可以说完全不称职啊?!
甚至,编《后唐书》的刘昫,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常以公(杜暹)清勤俭为已任,时亦矫情为之。”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才能不足用品德补,甚为“矫情”的伪君子。
对于这种人,崔耕可不想惯着他!
当即,他豁然起身,绕着杜暹转了几圈,道:“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没想到啊,在这还有个跟本官看法想同之人。嗯,你说得没错,这对联写的好,并不一定就是朝廷栋梁。不过……”
“怎样?”
“这话本官能说,你却不能说。”
“为什么?”
崔耕侃侃而谈,道:“这样吧,本官给你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话说有一只狐狸,经过一个葡萄架,见葡萄色泽紫红,又多又大,顿时饥~渴难耐,跳将起来。可是,那葡萄架太高了,狐狸跳了几次,都没够着。于是乎,它气呼呼的走了,一边走还一边碎碎念道:我敢肯定,这葡萄是酸的。”
哈哈哈~~
这个寓言只是富有哲理,称不上多么好笑。但是,李林甫马上就大笑出声为崔耕捧场,道:“老师说得好,你杜暹若是有老师或者张九龄那样的文才,还可以看不起对联之能。但以你现在的身份说这话,无非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的蠢狐狸罢了!”
“你……”
“我怎么了?难道我说得不对?你杜暹要是觉得自已本事大,大可以考进土科啊?为何要考明经科?五十少进土,三十老明经,其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说得对不对啊,老明经杜暹……”
顿了顿,李林甫又猛地一拍脑袋,道:“不对,我说得当然不对了。可怜你杜暹今年三十二岁,却连明经科都没通过,哈哈,真是太废物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