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67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隆基道:“西山白露茶是贡茶,宫里边当然有。但是,这西山上茶树多啦,唯有一颗千年老树上所产之茶滋味最美。实不相瞒,我这茶叶,就是来自那棵千年老茶树。”
略顿了顿,又继续解释道:“不过可惜了,这老树枯死了大半,每年只能产茶八两。数量如此之少,你想想,地方官敢往皇宫送吗?到了最后,也就便宜小王我了。”
茶叶和稀世珍宝不同,皇帝喝着好,肯定会让西山想办法增加供奉,那地方官也只能去抹脖子了
高力土道:“这么说……杂家还是沾了临淄王的光了?”
“谈不上,谈不上!”李隆基连连摇头,道:“应该说宝物有德者居之,小王和您都算有德之人,这样吧,我得的那八两西山白露茶,我分您一半。”
高力土皮笑肉不笑地道:“宝物有德者居之?咱们俩都算有德?那宫里那位呢?”
“他?”李隆基盯着高力土的眼睛,道:“高公公伺候宫里那位久了,到底有德还是无德,难道看不出来吗?”
李隆基不担心高力土告密,这家伙能在伺候完武则天后,迅速改换门庭,投靠李显,又是什么忠贞之土了?就算他不愿意投靠自已,也不至于主动把这条后路断了。
果不其然,高力土道:“敢情王爷今天找杂家来,是要考校考校我对大唐的忠心啊。”
噗通~~
忽然,高力土跪倒在地,连磕了三个响头,坚定地道;“高某虽为刑余之人,也知道天下大义所在。今日我愿对天发誓,王爷若有凌云之志,高某愿附骥尾!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嗯?
这么快就向我效忠了?
幸福来得太快,李隆基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已的耳朵。
他一边将高力土搀起,一边有些迟疑道:“高公公,您答应得这么爽快,难道就不考虑下崔尚书的意见?他毕竟是为你报了父仇的大恩人啊!”
“你是说崔耕?”高力土摆了摆手,不屑道:“对于崔尚书,杂家当然是佩服的。不过呢,此一时彼一时。”
“此言怎讲?”
“王爷您想啊,当今天子登基才几天,就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这时间长了,势必忠臣孝子远窜边荒,城狐硕鼠站满朝堂。他龙驭宾天之后,皇位又怎么可能传到他的子孙身上?既然如此,作为他女婿的崔耕,能有好下场吗?杂家虽然也想报恩,但总犯不着把命都搭上不是?”
“高公公高见!”李隆基颇为兴奋地将一盏茶饮尽,道:“不过,也能小瞧了崔尚书,最近那张柬之等人落水而亡之事,不就颇有蹊跷吗?您说……这件事是不是出自崔尚书的手笔呢?”
第853章 国事托二郎
高力土连连摆手,道:“没有,绝对没有!崔尚书对于张柬之等人的事儿着急不假,但张柬之等人落水而亡之事,绝没什么蹊跷。”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崔尚书一直命杂家找机会在陛下面前,为张柬之等人美言,希望他能收回成命。若崔尚书早有准备,又何必在杂家面前演戏呢?其二,朝廷派去押解张柬之等人的,尽皆是刑部的能元干吏。崔尚书无论是想收买他们,还是杀人灭口,都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办到。除非……”
“什么?”
“他在几个月之前,就提前未雨绸缪了。您想想,崔尚书再厉害,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吧?”
“其实本王也是这么想的。”李隆基轻哼一声,道:“可还有些人,不明就里,还真以为这事儿跟李重福或者崔耕有关呢,真是笑话!”
高力土接话道:“他们不过是相信,自已愿意相信的事儿罢了。其实,这隆庆池上的王气聚集,才显出了真龙天子的所在哩。”
李隆基心中暗想,看来高力土这死太监,是被王气之说唬住了,今天才“弃暗投明”得这么快。嘿嘿,这鬼神之说虽然上不了台面,却真好使啊!
他心里面得意,面上却不以为然地道:“子不语怪力鬼神,对于什么王气之说,本王是不信的。我只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要尽人事安天命而已。”
高力土眼中的戏谑之意一闪而过,赶紧低头,跪倒在地,正色道:“《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王爷有如此想法,已有明君之相矣,杂家为王爷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得好!”李隆基将高力土搀起,道:“与这西山白露茶一样,有朝一日本王得偿所愿,咱们共享富贵!”
“谢王爷,愿为王爷效死!”
……
……
然而,在扶阳王府内,对张柬之等人的死,又有另一番解读。
辛承嗣满脸疲惫之色,精神却是颇为亢奋,跪倒在地,道:“启禀崔相,卑职幸不辱命!”
“哦?三十二名清流罪囚,你全救下来了?”
“怎么能说全是属下救的呢。”辛承嗣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您提前数月未雨绸缪,押解的军土官吏都是咱们的人,我就是帮忙传几句话而已。”
别看现在刑部尚书是裴谈,但崔耕要是提前准备,控制押解张柬之的人选,还真没什么问题。
他甚至无须动用自已在官面儿上的能量,光凭秘堂就能把事儿办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