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润和尚谁不知道啊?那是李隆基的铁杆儿啊。外人若想拜入李隆基的门下,没有引荐之人,直接找普润就行。
现在普润搞了这么一出,当场治愈太平公主,还不得声望大涨啊?
当然了,这只是附带的好处,李隆基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让太平公主无法装病,乖乖地去和亲吐蕃。
太平公主这一和亲,首先是打击了李显的声望——贵为天子让自已的妹妹出嫁给一个小孩子,可不是啥好名声。
其次,以自已和太平公主之间的关系,恐怕会对李显心生怨恚。
另外,太平公主有颇多旧部,她走了之后,李隆基可以趁机收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把太平公主赶走,李隆基和韦后对决的时候,能减少很多变数。
唯一让崔耕想不明白的是,李隆基的“王霸之气”也太厉害了吧?薛崇简怎么会如此听话,坑自已的亲妈?难道以后多一个比自已小二十岁的便宜爹,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吗?
崔耕面色肃然,道:“郢国公,你确定要带普润和尚去看太平公主?”
薛崇简毫不犹豫地道:“当然。崔相还请闪在一旁,莫耽误大师给娘亲看病。”
说着话,已经带着普润和尚往前走。
人家是儿子给妈看病,理直气壮。崔耕想拦又没什么充足的理由,心中真是焦急万分。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
叮铃铃~~
随着一阵马褂銮铃声响,有一队人马冲出了明德门。
这些人尽皆道装,为首乃是一男两女。男的大概五十多岁,手持拂尘,脸颊瘦削,双目炯炯有神,正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太清观观主史崇玄。
事实上,他不仅是个道土,还被李显加封了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子率更令、河内郡公的官爵,乃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若不然,何德何能能为两位公主的老师?
在他身后的那两个女子,自然就是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了。
说时迟,那时快,眨眼间,这支队伍,已经到了崔耕等人的近前。
史崇俨翻身下马,嘿嘿一阵冷笑,道:“普润,你想对太平公主整啥幺蛾子?可问过道爷我了吗?”
第960章 异想天开计
普润先是心里一惊,然后迅速冷静下来,道:“贫僧当是谁呢,原来是“史”道长啊。您不在太清观教导两位公主,来这儿干什么?”
史崇玄当然知道,普润特意加重了“史”的读音是在骂自已。
不过,他懒得做这种口舌之争,道:“听闻太平公主身染重疾,本道长心急如焚,特来诊治。”
“那赶巧了,贫僧也是来为太平公主治病的。不如,咱们一起吧。”
“一起?”史崇玄面露讥讽之色,吐出了三个字儿,道:“你也配?”
普润怒道:“贫僧怎么就不配了?”
“贫道官居金紫光禄大夫、爵封河内郡公,不知你是什么官职啊?”
普润根本就没官职在身,强辩道:“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能贪慕富贵?也只有你史崇玄,本是一个缝靴人,机缘凑巧做了道土,才会把做官当作什么值得夸耀之事。”
史崇玄的出身非常低,就是一个给人缝鞋的小贩,全靠自学成才成了道教的大拿,难怪普润抓住这点进行攻击。
出乎普润预料的是,史崇玄毫不生气,轻笑一声道:“哦?如此说来,你普润和尚就是道行高深之辈喽?那好,贫道平生所自傲者,就是修成了一本《一切道经音义》,为两千余卷道经做音训。一本《妙门由起》,凡六篇,“明道化”“明天尊”“明法界”“明居处”“明开度”“明经法”,说尽道家源流。不知你普润大师,都写过些什么书啊?”
“我……”这回普润算是彻底没词儿了。你说自已本事大,着书立说去啊,光吹牛逼有什么用?
李隆基见不是事儿,赶紧打圆场道:“呃……史观主的确是道行高深,小王甚是佩服。不过,现在讨论的是给太平公主治病,而非其他吧?兴许,普润大师对于治病,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独到之处?”史崇玄的脸上现出讥讽地笑意,道;“来人!把老孙家药铺前的病人,给我叫十几个来。”
“喏!”
老孙家药铺就在明德门附近嘉义坊内,功夫不大,人已经带到。
史崇玄道:“普润,瞧见没有,这些人的病都不重,也就是个头疼脑热拉肚子之类的。现在,你就施展神通,治愈那么七八个吧。”
“这个么……”普润面露难色。
别说七八个了,一个他也治不好啊,当即就被叫住了阵,
这时候让薛崇简胡搅蛮缠也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