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才的王忠嗣,如此纯粹的军人王忠嗣,就是只掉了一根汗毛,崔耕也心疼啊。
他可不想王忠嗣出了什么闪失,从而造成终身憾事。
最终,崔耕摆了摆手,打断了大家的讨论,道:“不必再说了,本王心意已决,这就前往瓜洲一行。”
“王上不可啊!”众人面色骤变,跪倒在地,齐声劝道,就是最关心王忠嗣的郭子仪也在其列。
崔耕却摆了摆手,道:“诸位别着急,且听本王一言。大家都以为本王绝不能去瓜州,那回纥人就不会认为本王会去瓜州了。另外,说到底,王忠嗣一个小孩子,留在回纥人手里能有什么用呢?他们之所以提那个咱们难以接受的条件,无非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而已。所以,只要本王隐姓埋名,此事的风险就没那么大。”
郭子仪道:“说得也是。不过,既然您不暴露身份,又何必亲自前往呢?”
宋根海也道:“对啊,反正不暴露身份,您去与不去都成。”
崔耕道:“去当然是以备万一。另外,王先锋为本王而死,他的子嗣有难,本王不去,实在良心上过意不去。”
“可是……”
“本王心意已决,诸君勿复多言。”
……
崔耕是老大,他态度坚决,其他人也难以再劝。经过仔细核实王勇的身份后,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当即,由郭子仪、安禄山以岭南王的名义,带领两万骑兵,慢慢赶往石堡城。
崔耕、张守珪、杨玄琰带着五十名精兵,以及十几辆大车,扮作商队,前往瓜州。
这十几辆大车上所载的都是上好的蜀锦,总价值有五六万贯。
瓜州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据说,吐蕃人破瓜州之后,掳掠的丝绸锦缎,足够吐蕃上至赞普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穿上丝绸的衣服。
所以,别看崔耕一行这么多人,若到了瓜州乃至丝绸之路上,根本就毫不起眼。
当然了,崔耕等人从南而来,行走于沙漠中,这一路上行人都较少,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这一天,离瓜州还有三日路程,崔耕等人正在某处做短暂的休息,忽然间,一支三十余人的唐军骑兵,拦在了崔耕等人的面前。
为首的一人看年纪在二十多岁,身形高大,模样长得也算不错,但是,那股浓郁地屌丝味道,简直呼之欲出。
他弯下腰去,堆起满脸笑容道:“诸位这是去瓜洲?可需要向导么?本官对这里地形都很熟悉,可以找本官啊!我收费低廉,物美价廉,实在是向导的不二人选。”
嗯?这是哪里来得逗逼?
第1348章 名将真爱钱
崔耕做管家装扮,这支商队名义上的领袖,是张守珪.
张守珪跳下马来,微微皱眉道:“敢问这位官爷是……”
“哎呦呵,您就是这支商队的主事之人吧?真是一脸的福相!实不相瞒,本官乃瓜州的团练副使,姓王,您叫我小王就成。”
“瓜州团练副使?小王?”
张守珪满面狐疑之色,怎么也无法把两个词儿联系在一起,更没办法同眼前的大唐官员联系起来。
瓜州团练副使怎么也是个八品官吧?怎么就那么毫无尊严,拍一个商人的马屁呢?
恍惚间,张守珪直感觉,自已可能遇到了一个假的团练副使。
那人似乎看出了张守珪的所思所想,从袖兜中拿出来了一样物事,道:“怎么?您不信?这是我的告身,盖着兵部的大印,这还能做的了假?”
“那我看看。”
张守珪接过来一看,那告身还是真的。
他不愿意节外生枝,道:“不敢劳烦王副使,我们自已就有向导。如果没别的事儿的话,咱们就此别过。”
“诶,莫走啊。”那人继续劝道:“你们不需要向导,需不需要保镖呢?从这儿到瓜州再到凉州,难免遇到些歹人,我这些兄弟们包打!”
然后,他一使眼色,身后那支骑兵就纵马奔驰,呼喝声声,摆了几个架势。
我去!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张守珪乃用骑兵的行家,崔耕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下来,也算知兵之人。
他们一搭眼儿就知道,这支三十来人的骑兵战力甚强,就是比之自已带来的精锐也丝毫不差。
一个小小的瓜州团练副使,麾下怎么会有如此精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