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1123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万骑兵已经被杀寒了胆,就更别提瑞陵城原本的守军了。、
没费什么力气,大家打开了城门,往西面呼啸而来。
直行了一天一夜,遇到官兵堵截直接武力解决,大家到了荒漠戈壁的边缘,才心情放宽,停了下来。
事实上,不停也不行,那些战马能坚持到现在,就算不错。再透支马力,大家就只能步行了。
勉强扎下营寨,燃起篝火,好好吃了一顿饭,人们才开始有些精神。
王思礼将大家招呼过来,道:“如今我等算是反了朝廷了,以后到底该往哪去,大家议一议吧。”
有人道:“不如去投越王崔耕?大唐境内,能和大唐相抗的,也只有他老人家了。”
王思礼微微摇头,道:“如果能投奔越王,那当然是最好。但问题是,咱们和越王隔着千山万水?总不能飞过去吧?”
“呃……要不然,咱们就去投吐蕃或者突厥?”
“我乃高句丽贵胄,却为胡人所驱使,实在是不甘心啊!”
“那咱们自立为王?”
“这附近吐蕃、大唐、突厥重兵云集,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
……
人们提出了数条建议,王思礼都不满意。
崔耕听了,不由得心中暗喜:看来,王思礼对于投奔自已,并没什么抵触。只要自已亮明身份,招降王思礼之事,不就成了吗?
想到这里,他就准备站起身来,表明身份。
可正在这时,有人比他先一步发言了。
那人站在人群外头,道;“王家主既然在为投奔何方势力担忧,为何不问问我呢?我想给您指条明路呢。”
“你?”王思礼往人群外一瞥,怒喝道:“怎么是你?你还没跑呢?哈哈,这可真是天堂有路而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来人啊!给我把他拿下!”
“喏!”
几个军土上前,二话不说,就把那位捆上了。
其人正是孙宁。
当初,用假告身反诬陷凌冬革的计策,就是他提出来的。后来,先是徐敞派兵困住了柴云瑞,后是凌东革点了孙宁的名字。毫无疑问,他就是那个与凌冬革勾结的奸细。
昨日着急逃命,王思礼也没主意队伍里有什么人。他原本还以为,孙宁趁乱逃走了呢,没想到他一直就在队伍里。
不过,出乎王思礼的预料之外。
孙宁却是非常沉着冷静,深深一躬,道:“王家主,别误会。虽然我的确是出卖来了您,但我对您绝无恶意啊!”
扑哧!
崔耕听了忍俊不禁道:“这话你也说得出来?简直是侮辱大家的智商啊!”
第1482章 原是神通将
王思礼更是从靴子里抽出了一把牛耳尖刀,戳在了孙宁的心口上,道:“你小子若在胡说八道,老子当时就要你的命!”
“没有,没有。”孙宁连连摇头,道:“王家主您莫着急,听我慢慢解释啊,我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您有没有听说过,原来的高昌国。同你们高句丽国一样,我高昌国也是为大唐所灭,国人无时无刻不想着复国。”
王思礼哼了一声,道:“原来是高昌国遗民。哼,凭你们高昌国,又如何能与我高句丽国相提并论?”
孙宁脖子一梗,傲然道:“就凭我高昌国虽灭,却还有许多忠臣义土,谋划复国。而你们高句丽呢?王家虽为高句丽王族之后,却只想着做一个富家翁。高仙芝功高盖世,却依旧要做越王崔耕的一条狗!”
“你……”王思礼阴恻恻地道:“好一张利口,信不信,我一刀下去,你这嘴就再也休想吃饭说话了!”
“我信,我信还不成吗?”孙宁赶紧换了一副脸色,赔笑道:“这事儿也不怪我啊。谁让您先说我们高昌呢?说实话,咱们都是亡国之人,同病相怜,现在还分个什么大小呢?这么说吧,谁能成功复国,哪国就是厉害。要不然,老祖宗再风光,也跟本人关系不大啊!”
“少扯那些有的没的。”王思礼道:“你为什么要出卖我,还不快快道来!”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出卖,只是想让您回归正路而已……”
随着这孙宁的娓娓道来,崔耕也渐渐地把他逻辑给理顺了,不由得苦笑连连,脑海中不禁想着《水浒》中,宋江的一句话:“我看他是条好汉:将他赚上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