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112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就是因为这句话,宋江差人假扮秦明,杀人放火,错使慕容知府认为秦明造反,将其一家老小杀害,秦明只得被动上山。
就是因为这句话,吴用定下计谋骗取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将其二人生活完全打乱,骗取其入伙,
更有汤龙忘恩负义,假借徐宁之名,抢劫财物,迫使朝廷追捕徐宁。
还有宋江为让朱仝上梁山,竟然让李逵杀害了年仅四岁的小衙内。
……
今日,孙宁算所作所为,就是与宋江类似的逻辑。
原来,高昌王麴武望虽然答应和大食结盟,但是心里面一直不咋落稳。
无它,高昌遗民手中的实力太小了。能否成功打败高昌县的驻军再千里奔袭,帮助大食拿下小勃律国,他殊无把握。
再者,就算真的帮着大食取了小勃律国,大食就一定帮着高昌复国?
别傻了,国与国之间讲什么信义啊。事情的关键在于,要让大食意识到,遵守约定要比破坏约定有利得多。
换言之,就是高昌人得有足够的实力。
然而,高昌国本来的实力就不咋样,现在再积聚又能积聚个鬼的实力哦!
最终麴武望灵机一动,打到了王思礼的身上。王思礼也就罢了,他手下那六百精锐的悍卒,实在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
于是乎,麴武望派遣孙宁,来到瑞陵城,想要挑拨王思礼和官府之间的关系,逼反王思礼。
到了那时候,麴武望就对王思礼物,以“盟友”视之。
双方共同和大食结盟,麴武望要复高昌国,王思礼要复高句丽国。事成之后,双方依旧可以抱团取暖,对抗大食的言而无信。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进攻王思礼的,不是秦州的本地兵马,而是突如其来的万骑兵。孙宁也明白自已的差事搞砸了,一阵懊悔。幸亏李大棒子一行异军突起,把大家救了出来。
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至于说,孙宁如此算计王思礼,王思礼明白之后,会不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
别傻了,现在王思礼除了和麴武望结盟之外,还有别的选择吗?就算再不乐意,他也得忍了。
果然,王思礼听完了,虽然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但最终还是亲自将孙宁身上的绳索解开,长叹一声道:“孙宁啊,孙宁,你可害得我好苦啊!”
“谈不上,谈不上。”孙宁笑嘻嘻地道:“等您复国高句丽,称孤道寡之时,就会明白我的好了!”
然后,他又看向李大棒子,道:“李兄弟你们,也无处可去了吧?不如随我们一同去高昌?凭您和您手下诸位的本事,就是自立一国,也不是没可能啊?”
“拉倒吧!”李大棒子挠了挠脑袋,道:“就凭俺们这几十人,就想立国?简直是痴心妄想。”
“诶,这话是哪里说的?”孙宁尽管心里也不大相信,嘴里却道:“汉高祖斩白蛇之际,手底下还未必有你人多呢。那还不是成了皇帝?”
李大棒子颇有自知之明,道:“人家刘三儿是刘三儿,我李大棒子是李大棒子,咱没那个命。”
“就算没那个命,封侯拜将总没问题吧?”孙宁看中了李大棒子这伙人的惊人战力,继续劝道:“您或者加入我们高昌国,或者加入高句丽国,裂土封侯,总不是什么难事儿吧?到时候,您也能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啊!人们说起来,李大……呃……”
孙宁咽了口吐沫,道:“您的大名,总不是叫李大棒子吧?到来了现在,能否告诉我您的真名实姓?”
“嗨,咱光棍儿一条,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那有啥不能说的?只是我这个外号叫的多了,自已都当了本名了。
“您究竟叫啥?”
“我啊,大名叫李嗣业!”
“啥?李嗣业?”
崔耕听了,忍不住惊呼出声。他心里暗念道:李嗣业,李大棒子原来是有“神通大将”之称李嗣业。奶奶的,这回往高昌一行,我算是捡到宝啦!
第1483章 三方要抱团
李嗣业乃是盛唐时期,出了名的猛将,而且他这个猛将与一般的猛将不同。
比如辛承嗣吧,是单凭个人的武勇杀出重围,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就是臧希烈,也只是凭借着自已疯狂的战意激励土兵,将吐蕃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李嗣业不同,他是天生的陌刀将,擅长的是打硬仗,兵对兵将对将,凭借绝对的实力,将敌人彻底打怕、打服,无可辩驳地取得胜利。
据史料记载,每把陌刀高约七尺,重约十五斤,非天生身材高大,力大无穷者不能使用之。李嗣业本人使的陌刀又有不同,那陌刀高约一丈,重达四十斤,一旦挥舞起来,“人马俱碎,无可当者”。
当李嗣业率领陌刀队时,陌刀队“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土卒,所向摧靡”,实在是唐军以步克骑的利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