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什么道义?”崔耕一阵疑惑。
吉备真备道:“我今日是为大师通风报信而来。大师您还不知道吧,那些平城京的土子们正在互相联络,要给您好看呢。”
崔耕耸了耸肩,愕然道:“他们给贫僧好看,干什么?他们是考生,贫僧是监察官,只要他们不作弊,我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啊?”
吉备真备道:“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您莫忘了,你是和尚,他们是儒生。我扶桑与大唐不同,大唐是儒、佛、道三教并立;而扶桑却是佛儒并行。如今佛门的势力,越来越大。儒生本来就非常不安,现在可好,现在僧人都能给儒生监考,那怎么成?以后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岂不是以后主考也要僧人来做?”
“这样啊?”崔耕哑然笑道:“就是因为儒佛之争,那些儒生就要给贫僧难看?”
吉备真备着急道:“大师,您莫不当一回事啊。他们已经基本商量好了,明日一开始就暴~动封锁试部,不准您入内,直到朝廷同意,撤销您的职司,才开始考试。”
所谓试部,是扶桑特有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职司就是专门负责科举之事。
崔耕听了吉备真备这话,就更不以为意了,道:“他们要封锁试部,就封锁呗。大不了贫僧不做这个监察官就是了,这有什么啊?”
吉备真备却更着急了,道:“怎么会没什么呢?大师这次铩羽而归,以后再想得到类似的职司,可就千难万难了。您在天皇陛下中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崔耕道:“吉备施主此言差矣,贫僧乃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又岂会在意这些红尘俗事?”
……
就这样,吉备真备极力说明此事的严重性,崔耕却一副与世无争,风轻云淡的态度。
他是真不着急,不监察这次扶桑科举,对他没有任何损失。
吉备真备见自已说干了吐沫,都无济于事,只得抱歉拱手道:“崔海大师德行高深,看来在下这次是枉做小人了。”
崔耕微微摇头,道:“哪里?吉备施主误会了。您这次宁愿名誉受损,科举失利,也要向贫僧通风报信,乃是志诚君子所为,贫僧足感盛情。只是,我确实不在意此事罢了。”
吉备真备轻叹一声,起身道:“多余的话,在下也不说了。总而言之,明日的试部,就是龙潭虎穴,您可一定要万般小心啊!”
“贫僧理会得。”
……
第二日,崔耕心情放松,带着杨玄琰等人向试部方向而来——最坏的结果就是被那帮土子赶回来呗,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已还刚好得了时间,想想过几天的脱身之计呢。
然而,事情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了崔耕的预料之外。
第1726章 禀圣命而行
崔耕等人行不多时,就有一青衣小官慌里慌张,迎着他的仪仗而来,高声道:“对面可是科举监查官崔海大师的仪仗?”
“不错,正是。”
崔耕的仪仗停了下来,自有人引他去见崔耕。
刚刚见礼已毕,那小官就迫不及待地直入正题道:“吾乃试部员外郎小川石德,特奉试部少卿麻生纯遥大人之命,通知崔海大师:如今赶考的举子们蠢蠢欲动,似乎欲行非常之事。为了崔海大师的安全考虑,还请您速速回转。”
“哦?是吗?”
虽然崔耕原本的打算是,若遇到强烈阻挠,就尽自打道回府。但那并不表明,他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就得退避三舍。毕竟崔耕扮演的是海盗头子出身的得道高僧,而不是缩头乌龟。
他微微一笑,正色道:“小川石德,你回去告诉试部少卿麻生纯遥:贫僧为佛祖办事,秉天皇之命而行,百无禁忌,万邪不侵,又何惧小小的儒生闹事?”
“可……可是……”
“行了,没什么可是的。”崔耕慨然道:“虽千万人吾往矣,小川石德你闪开,莫阻挡贫僧的去路。”
“是,是。”
小川石德不敢抗命,起身去回报麻生纯遥,崔耕等人继续前行。
一刻钟后,又有一扶桑小校盔歪甲斜,跌跌撞撞慌里慌张迎着崔耕的仪仗而来,高声道:“对面可是崔海大师的仪仗?”
“不错,正是。”
简短截说,那小校见了崔耕,哭喊道:“崔海大师,您千万不能再往前走了。”
“哦?为什么?”
“土子们突然暴~动,占领了试部。兄弟们不敢对土子们动手,已经全被赶了出来。试部卿谷口太生派小的来通知您,现在的试部就是特意针对您的龙潭虎穴,还请您打道回府。”
崔耕还是那套词儿:“贫僧为佛祖办事,秉天皇之命而行,百无禁忌,万邪不侵,又何惧小小的儒生闹事?”
这番话说得义正辞严,慷慨激昂。那小校见劝不动崔耕,也只得回去复命了。
又是一刻钟后,崔耕的仪仗已经距离试部不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