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一个是李光弼,一个是张巡。”
在历史记载中,李光弼擅守,多次以羸弱之兵,守城成功,是史思明的克星。张巡更不必谈,他守睢阳一役,千古流传。
如果这两个人分别守东受降城和西受降城的话,崔耕就算彻底放心了。
“张巡,李光弼?”李隆基却微微摇头,道:“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这两个人都是越王的人吧?你难道想让朕割让这两座受降城给你?”
崔耕道:“当然不是。等过个一年半载的,把这几个案子查明白了,微臣的兵马就可以撤出。”
王晙在一旁插话道:“怕只怕这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越王千岁,你若想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把朝廷两座城池割走,还是死了这份心吧。”
李隆基也道:“并非朕不信越王,而是此举太过惊世骇俗,朕无法对朝臣们交代啊。”
崔耕也觉得自已这个提议有些太过强人所难,道:“那陛下能否任命,李光弼和张巡为两座受降城的主将呢?他们统带的是陛下的兵马,微臣的兵马并不参与。”
王晙摇头道:“若是这二人和你越王里应外合,也是个很大的麻烦。不妥!实在不妥!”
“你……”
崔耕气得肝颤,一阵无语。
他心中暗想:奶奶的,我刚才一时情急,没有考虑清楚。要是我先提出这个计划,再认定郭元振那个案子的幕后黑手,就好办了。李隆基理亏之下,未必就不会答应这个计划。
现在朝廷丝毫不担心本王发难,自然也就不肯让步,接纳李光弼和张巡了。
想到这里,崔耕嘬了下牙花子,道:“好,不任命郭元振和张巡两位将军也成,但是朝廷一定要任命得力之人为两座受降城的主将啊。”
王晙道:“越王放心,如今东受降城的守将叫孙有健。西受降城的守将叫戴子贺。二人都精通兵法,杀伐骁勇。有他们镇守,两座受降城定能万无一失。”
孙有健?戴子贺?
这两个人在历史记载中,都毫无痕迹啊。崔耕对他们两的能力可没什么信心。
但尽管如此,崔耕也没有明确的理由反对王晙的安排。、
他想了一下,看向李隆基,转移话题道:“关于郭将军的案子,陛下准备怎么办?”
李隆基道:“朕刚才不是说了吗?此案就由越王负责,朕赐你金牌一面,你尽管查。但有用到官府的地方,官府定当竭力配合。”
崔耕道:“郭将军虽然年纪不小,但武功底子还在,贼子能悄无声息地杀了他,一方面是武功卓绝,另一方面就应该离此不远。要不然,不但从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而且难以避开巡夜的兵力。所以,微臣得详查本坊的人。”
李隆基道:“关于这点,朕已经想到了。我早就下旨将本坊有嫌疑之人暂时关押,以待越王查问……”
李隆基的话刚说到这,忽然被远方一阵吵嚷声打断。
那人高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抓捕老夫?知道我是谁吗?等老子抽出手来,你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第1814章 证人安波注
李隆基今天本来心里就不痛快,闻听此言就更不痛快了,道:“外面是何人喧哗?带进来。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仗了谁的势?”
“遵旨!”
功夫不大,有两个羽林军押着一个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穿绸裹缎的胡人老者,走了进来。
那老者是知道厉害的,一见李隆基府服色,就知道此人的官小不了,最差也是个国公郡王啥的。
他气焰少敛,抱拳拱手道:“对面是哪位贵人?小老儿这厢有礼了。不是我不配合,实在是你那些手下太过无礼。”
李林甫呵斥道:“大胆!见了陛下,还不下跪?”
“啊?您是大唐天子啊?”那老者赶紧跪倒在地,道:“小老儿参加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话中气十足,很显然,尽管礼节周到,但内心之中,并不怎么怕李隆基这个大唐天子。
李隆基眉头微皱,沉声道:“你是何人?作何职司?到底是仗了谁的势,对朕的羽林军大呼小叫的?”
那老者不卑不亢地道:“小老儿叫安波注,十几年前倒是给陛下当过兵。不过现在么,我已经无品无极,就是在长安养老的一平民百姓而已。”
“无品无级你就敢藐视朕的羽林军?”
“陛下!”李林甫赶紧轻拽了一下李隆基的衣角,低声道:“安波注是安思顺的老爹,看在越王的份上,还是给他几分薄面吧。”
崔耕当然也听见了这句话,插话道:“安老爷子,你果然是安思顺的父亲?”
“不错,正是。”安波注站起身来,歪着脖子,斜眼撇了下崔耕,道:“我说,你小子是谁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