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重塑千禧年代 第126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梁孟淞注视面前的冰芯掌门人,说道:“就算因为地缘政治的干预,在这个干预到来之前,我们也许有机会……”
他思考几秒,组织了直白的措辞:“也许有机会爽一把再死,至于以后能不能活过来,那就得看国内的产业链环境了。”
方卓舔了舔嘴唇:“这个……梁博士,那等你们论证出结果,我们再谈。”
听起来很诱人。
他呼了口气,笑道:“上上担子加加班,要是能压台记一头,梁博士,哪怕被干预,你来冰芯也算无憾了不是。”
方卓知道梁博士心里的一种心思。
梁孟淞笑了笑:“算是吧,不过,我们的无憾还是更应该着眼在整个产业链,过去的那个台记研发处长梁孟淞已经死了,我现在是中国院士梁孟淞。”
方卓喝完了剩下的半杯茶水:“好,那我等论证消息。”
这是一种更让他心痒的方向,从上午到晚上,等到相当一部分的研发高层来了晚宴,方卓的心绪才平复下来。
眼前的事仍需重视处理。
方卓看着汇聚一堂的研发工程师们,谈及了本次彻底确定的后闸极方案,提到它对冰芯的意义。
只是,纵使他这么说,一部分人的神色明显都比较复杂。
后闸极方案确实跑通了,但前闸极方案一定跑不通吗?
可,这和不懂技术的方总再说又有什么用?
做技术的人心里往往都比较坚持。
晚宴厅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古怪。
“我说两句。”梁孟淞有些生硬的开口,但说了这句忽然觉得——咦,自己这个开场白怎么那么不梁孟淞呢?
他开口就走神,只是,外人看来属于陷入思考。
“噢,我们这些天验证的方案认为在28n个节点,后闸极是更优秀的解决方案,电迁移能够得到很大的控制,短沟道效应的减少也可以提升芯片性能。”
梁孟淞一句话简洁总结自己工作,又说道:“但这不意味着另一部分研发前闸极方案的同事们是在做无用功,事实上,这是为我们下一个节点积累经验。”
他抛出一个推论:“如果,我的直觉没问题,我们在下一个节点上仍旧要改回前闸极,我们现在的工作就会起到更多作用。”
梁孟淞这么一说,立即有人喊了出来:“梁博士,真的吗?下个节点还要改回前闸极?”
“直觉。”梁孟淞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来自梁博士的直觉,这当下比多少长篇大论都还有用。
晚宴厅里立即陷入嗡嗡的讨论。
坐在旁边的方卓哭笑不得道:“梁博士,你早把这个消息也和我说说啊,我刚才也可以聊聊。”
“没用。”梁孟淞瞥了一眼,“得我来说。”
方卓问道:“为什么?”
梁孟淞淡淡地答道:“我是院士。”
方卓:“……”
嗯,梁院士。
冰芯掌门人心甘情愿的起身为梁院士倒酒。
宴会厅里共饮一杯。
第44章 上上强度
冰芯内部的庆功宴并不正式,或者,与其说是庆功宴,不如说是弥合内部技术争端的一个仪式。
很显然,当梁孟淞抛出他在大量工作基础上的技术直觉之后,这个仪式很圆满。
后闸极无可置疑的成为冰芯在28n程节点的技术方案,而同样耗费了研发精力的前闸极将可能作为冰芯下一个制程的方案。
只要没有太过浪费,只要没有太过做无用功,那就是好的,更何况,现在比想象中还更有用一些,不少人的情绪得到很大的缓解。
等到方卓陪着胡正明教授在科大校园里漫步,谈到这件事,他不由得笑道:“谁说梁博士性子直,他这次就特别好。”
“人都是会变的,他在台记那边坐冷板凳,来到这边有你的鼎力支持,有技术上的逐渐追进,他是愿意也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情的。”胡正明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