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说道:“况且,他这次用事实再次有力证明了他在技术领域的实力,以一种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姿态推出后闸极方案,这对接下来的工作也很重要。”
方卓默默点头,走了一段路又笑道:“我不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吧?”
“那也不是。”胡正明指的正是冰芯下一步制程的超车发展,“这个事需要慎重,需要研发的结果支持,即便这样也还是没有把握,梁孟淞现在和你说,也有拉着你一起赌一把的意思。”
“那我应该支持吗?”方卓想聆听更多的意见。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选择的可能吗?”胡正明反问。
“因为finfet技术。”方卓回答。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finfet把逻辑单元结构从平面2d转为立体3d,这和之前的技术就有了很大的差异性,而不是顺理成章的推进。”胡正明缓缓说道,“晶体管不能无限制的缩小,当它缩小到20n右就会遇到量子物理中的问题。”
他继续说道:“当年我就是为了解决里面的漏电现象而进行了改善,引入finfet既能减少因物理现象所导致的漏电,也能增加接触面积,对继续缩小尺寸有帮助。”
胡正明见方总极其认真的听讲,笑道:“问题就在于这个20n界点,这个制程节点既可以延续原来的技术架构,也可以导入finfet。”
方卓点头道:“英特尔选择在这个节点附近导入finfet,台记选择不导入,三星大概也是不导入。”
这是来自厂商公布的技术路线方案,三星那边现在只谈了28n情况。
因为制程节点的特殊性,大家的选择类似于前后闸极方案再次出现了分岔。
“邱总呢,他判断20n个点在市场上的作为就像90n样鸡肋,梁孟淞呢,他认为这样有过渡性质的节点是可以通过导入finfet而有所突破的。”胡正明说到这里又补了一句,“当然,也是考虑到冰芯发展的特殊情况,我们的局势总是更难一些。”
方卓凝眉细思,发现还是想听听胡教授这位大专家的意见:“胡教授,如果是你,你要怎么决策?”
冰芯在技术工艺上面临特殊的选择,也正如它在外界也可能会面临特殊的对待。
这种关头,按部就班的研发20n个很稳妥的选择,激进研发下一代14n风险就大多了。
“很难决策啊。”胡正明由衷地说道,“如果是一个月前,你这么问我,我还是支持搞20n因为我们一直有在多线的做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