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着实让他愣了一下。
谢脁这一身乌衣实在太有标志性了,一看便是陈郡谢氏出品,加上如此清逸脱俗的气质,顿时让桓温眼前一亮!
虽然谢脁看起来年纪太小了,但不要紧,哪怕是放在荆州当个吉祥物都好,他就想找个来自高等士族门阀的贵公子给自己撑撑门面。
桓温英气纵横,翻身下马,拱手一礼,干脆利落地将马让给了谢脁,自己则牵引着缰绳向前。
小月亮处世全无心机,眼见他给自己让位,也无甚想法,直接就坐了上去。
桓温见他如此理所当然,更加坚定了此人在陈郡谢氏身份一定不低的认知,虽面色无甚改变,语气却是亲切了些许。
他以为谢脁是来投奔自己的,一定知道自己身份,便也没有进行自我介绍,而是随意谈了一些风土人情。
小月亮家学渊源,对建康各种掌故信手拈来,更让桓温毫无疑虑。
就这般驴唇不对马嘴地说了一气,竟然气氛和谐,宾主尽欢。
一直到了建康城外,坐上战舰,逆流而上,谢脁终于发现了有些不对,便问桓温:“我们要到哪里去?”
桓温微微有些惊讶:“去荆州,战场前线——你出发之前,谢镇西没告诉过你吗?”
天幕前的观众:“……”
夭寿啦宋祖陛下,你们家小月亮要改行当军旅诗人了!
【作者有话说】
康乐:莫名多出一个爹
小谢:莫名多出一个上司
裕总:???
第144章
船行江中, 雪浪摇空,随着江流而时时起伏。
谢脁与桓温面面相觑,彼此都很震惊。
谢脁:不是吧, 本以为这是个热心之人请自己出来玩耍的,怎么会是年轻版本的桓大司马?
桓温:谢镇西做事到底有多不靠谱,把人送过来却不告知目的, 他就不怕出事吗?
大概是陈郡谢氏的风华气度太过于深入人心, 很难仿冒的缘故,直到此刻, 桓温都丝毫没有怀疑, 谢脁根本就不是陈郡谢氏派出来的应召者。
而是自己一通脑补,给他找好了理由。
“是了”, 桓温这么猜测道,“谢镇西心如明镜,定是知道我征辟你为府掾,不过是象征意义上的闲职,是以并未多作叮嘱, 只让你人来便是。”
谢脁:e 如此倒也不能算错。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桓温的生平履历,其抵达荆州的第一年倒也平安无事, 未发生任何动乱。
小月亮眨眨眼, 打定主意要跟着桓温去玩一趟,他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江南呢。
至于什么伐蜀消灭李氏政权,尚有好一段时间,自己到时候离开便是了。
他在桓温幕府中安心住下, 一路乘船北往, 烟波浩浩, 桓温初来乍到镇守外地,沿途亦无案牍公文要处理,算得上无事一身轻,得空便来找他对饮。
这日夕阳如瀑,泼墨般恣肆流淌成长虹,凝结如黛色,铺满了江面。
傍晚时分冷风销歇,天清地净,江中泛起了波光粼粼的温柔涟漪,映着堤岸边远山连绵,苍苍烟树,梢头余雪,真有一种“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慨。
谢脁容色恬静,在暮色中倚舷而坐,举起了清樽,轻吟道:“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细白的手指捏住了酒樽,一点星火荧荧的斜阳流晖也坠入杯盏中,轻轻荡漾。
桓温在他对面坐下,也为自己斟了一杯酒,眉梢微挑道:“玄晖此诗甚妙。”
小月亮莞尔道:“妙在何处?”
这可涉及到自己的知识盲区了,桓温沉默半晌,好容易挤出来一句:“妙在每一处。”
小月亮:“……”
听了这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外祖爷爷又来敷衍大家了。
刘裕对诗词只能叫一窍不通,但众人和他关系好,不论大朋友小朋友都热衷于把自己新写好的作品第一个给他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