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一片安静,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见没人站出来说话后,韩凛就从坐着的位置上站了起来,换了另一个本子拿在手上,“说完了就轮到朕来说话了啊。”
在这上面距离下面的臣子们太远了,韩凛就往前走了两步,站在台子的最前面看着底下的这帮臣子们,扬声说道:“今日朕在这里也有几件事情要跟你们说的,下面你们大家伙仔细听一听,记一记。”
“等下次你们来上早朝,每个人都带上一支笔和一个本子过来,把会议上的重要内容记一记,省得回头就忘记了。”以前员工来跟他开会的时候都是自带本子和笔的,不过这一批新员工并不知道他这里的规矩,第一次正式的会议上,韩凛就给大家提一个醒,下次记得带来就行了。
韩凛看着底下站着的这一帮平均年龄在五十岁往上的员工们,心想一大早的让一帮老员工从床上爬起来到这金銮殿上站着开会多少都有点不人道。看来回头还是要让人在这里头摆上桌椅,让这帮老员工们坐着开会,有张桌子写字才行了。
怕这帮老员工们的耳朵不好,听不到他在上面说话的声音,韩凛想了想就顺着台阶,从台子上面走了下来,站在这帮官员的面前开始发表讲话。
“朕要说的第一件事呢,就是关于先皇葬入皇陵一事。先皇的皇陵还未修好,所以只能把先皇先葬入皇陵里头,等到先皇的陵墓修好之后,再挪入地宫里头。此事,大家有没有意见了?”韩凛是知道古代的这些帝王从当上皇帝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让工匠修陵墓,好些皇帝的陵墓修到他们死的那一天都还没有修好的。他皇兄的陵墓在死之前都还没有开始动工,是在人死之后才开始修的,所以他也不知道要修多少年了。
其实按照他的想法,人死了随便找一个坑埋了便是,哪里需要修得那么华丽。因为越是修得华丽的陵墓日后被人盗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随便找一个山头埋了,以后就是考古学家都不一定能找得到坟在哪里了。
但是没办法,现在他在这个时代里,就要尊重这个时代的人的习俗。如果他现在敢说不给他哥修皇陵,这帮大臣和天下的读书人就能把他给喷死了。
不过就是花点人力和物力给他哥修一座死后住的地宫,这点银子他还是舍得花的,不过就是要他哥死后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住上好房子而已。
底下的官员们交头接耳,都在点头,倒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了。
“按陛下您说的办就好。”底下有官员站出来回道。
“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第一件事就过了,此事朕会安排人去办。先皇出殡的日子就定在了二月十九日,这是钦天监那边测出来日子,是一个合适的日子。那日你们能来的,就都来送先皇一趟吧。”
“陛下,臣等一定会到的。”
看了韩凛用笔在本子的第一条上打了一个勾,继续说第二件事,“第二年事呢,就是关于各地灾民如何安排一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上一年的年景不好,不是风灾就是水灾,今冬的雪下得又特别的大,年前那会京城外头就来了许多灾民,还是朕让工部和兵部两个部门的人员联手,才安排了那么多灾民的去处。”
“在这里朕要着重的表扬工部和兵部的官员们,是你们冒着风雪出城去工作,才把城外的灾民们妥当的安排好了。”在这里韩凛就不给自己邀功了,毕竟他只是动动口,真正做事情的还是底下的人员,所以趁着今日的这个机会,他也好好的夸了夸两个部门的员工工作做得好。
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都站出来谦虚的说,都是他们应该做的。
“在朕这里,做得好的人,就该有奖赏。做得不好的人,也会有相应的惩罚。而关于如何赏罚的这个事情,后面朕会让人出一套相应的制度出来。”说到这里,韩凛顺便的也说起了另一件事情,“还有关于你们月俸的问题,朕这里已经了解过了。”
“朕后面会找人来商议给你们调整月俸一事,会让户部那边尽快的补足朝廷拖欠大家的月俸。不过这个事情最快也要三五个月后才能出来相应的章程,大家不用着急,耐心一点等待。等章程出来后,朕会第一时间让人去通知你们各部衙门,让户部把拖欠你们的月俸都补发下去。”
说到古代的这个工资制度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坑的事情,一帮公务员在职位上干了几年的、十几年的,甚至是几十年的都有,如果是不升官的话就不能涨工资。而且古代公务员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根本就没办法养活一大家子的人,所以也不难怪古代的官员喜欢搞点外快了,因为没有外快来钱他们的日子实在是没法过得下去。
大召这些年来连年风雨失调,各地粮食欠收,底下的官员贪污受贿,官商勾结,朝廷也收不上什么税钱上来,国库里头是空得可以跑马。所以现在朝廷不仅是欠着边关将士们的军饷,就是京城和各地官员们的月俸都还欠着不少。
在接手了他哥的职位之后,他这里也等同于接手了整个皇室的债务问题。欠的下属们的工资肯定是要补发回去的,另外韩凛还想趁着这一次的机会给员工们调高一点工资,省得这帮人工资不够花整日里都在一门心思想着赚外快了。在他这里,他向来是施行高薪养廉那一套制度的。
以前他们在燕北的时候,他手底下的那帮员工们的工资就没有低的,包括府上做事情的丫鬟和小厮们,每月到手的银两怕是都比这朝中的四品以下的官员的月俸要高了。
这几年韩凛也尝到了给员工们加薪的甜头,只要他这里的工资发到位了,底下多的是愿意给他卖命的人。所以说啊,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让员工好好的干活。
第287章 重民
能站在金銮殿这里上早朝的官员,大多都是不靠那点月俸过日子的,不过也有少数个别的官员家中并不富裕,因此一听说朝廷过几个月会补发他们月俸,这里头还是有些官员的脸上露出了一点高兴的表情。
“那么言归正传吧,我们继续回来说如何安排灾民一事。”说完了会补发工资一事,韩凛就把话题转移回了正事上来,“这一次户部和兵部是如何安排灾民的,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
“不过在这里,有一点朕必须强调的是,每一个百姓都是我大召的子民,他们的生命都是可贵的。如今他们不过是遇到了一点困难而已,他们依然是大召的子民,不要因为他们身上的衣服脏了,脚上的鞋破了,就不把他们当人看!”
“无论是在京城这里也好,还是其他地方也好,官府人员一律不得驱赶和故意欺压这些百姓们,而是要以安置这些灾民们为先。”
“还有就是你们家族里的子弟们,你们也给朕约束好了,什么该做的,什么不该做的,都好好跟他们讲一讲。在朕这里,皇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更别说你们家里的孩子,犯了事的,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的。别等出了事后再到朕这里跪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求情。朕把丑话说在前头,真到了那个时候,就迟了!”韩凛知道这帮站在朝堂上的官员一个个都以为自己当了官,就高人一等了,特别是外头的一些小官小吏和这帮官员们家中的子弟,就更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了。
他这也是在宫里头不能出去而已,要是让他出去,见到有人拿人命来开玩笑,他非得见一个处置一个,见两个处置一双不可!
这帮今日能站在朝堂这里的官员们,没有哪个家中是没有子孙的,自家子孙是什么模样,他们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了。所以听到他们新天子的这一番警告,他们都知道有必要回去敲打一番家里那帮性子顽劣的子孙后代们。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朕在燕地的这几年,燕地一直是施行鼓励人口生育政策的,每一个新生儿官府都有给他们补发银钱和粮食补贴。等到条件成熟的话,朕会把鼓励生育这一个政策推广到大召各地去。”韩凛倒是想现在就在全国各地推展鼓励人口生育政策,但是那也得国家有钱才行,一个小小的燕北每年在鼓励人口生育方面的支出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了。更别说如果是全国推广的话,一年在鼓励人口生育这个事情上要花去国库多少的钱。
不过这个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国库有钱,他有钱也行。
“所以,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对大召来说都是一笔财富,是大召的一部分。一个国,有领导者,也要有百姓,才能组成一个国。要是百姓都没有了,咱们这一个个的站在这金銮殿上有意思吗?你们告诉朕。”韩凛看着这帮大臣们问道。
站在这里的不少官员倒是听说过他们新天子在燕地当王爷的时候所做的那些事情,其中鼓励人口生育政策这一条他们也是知道的。原先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还有不少的人在私底下聊起的时候,说康王爷傻了。
不过现在想来,傻的是他们才。真的如他们新天子所说的那样,要是一个国没有了百姓,他们这些当官的去管谁了?
韩凛把这帮官员们的表情看在眼里,知道这帮人是把他的话听进耳朵里去了,才继续说起灾民安置的事情:“官府必须要给这些灾民们安排好住处,安排当地的大夫给他们看病,有病的治病,没病的也要做好防护工作。有一点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生病的人和没生病的人区分开来管理,不要让病的和没病的人都混在一起居住,到时候生病的人就更多了。”
“前年我们严院长出的防疫手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了?”
“回陛下,有的,臣有看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