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一曰,为了使得自己的行动变得名正言顺,“自由法国”开始出版自己的《官方公报》,第一期上便全文刊登了丘吉尔与戴高乐签署的协议,第二期则发表了有关“自由法国”内部执行纪律的各种法令。根据法令,自由法国在英国中部的曼切斯特成立了陆军和海军常设军事法庭和相应的上诉法院,随后成立了司法部。
可惜,为了拉拢维希政斧,美国人始终不承认“自由法国”,对于戴高乐在北美大陆的军事行动,进行强烈的指责,分配给英国的军用物资,严令禁止流入戴高乐领导的军队之手,至于资金之类更不要奢望。
而此时的英国,情形也是一团糟,《动员法》把两千万男人和妇女,送入军队、工厂、田野、公用事业部门和防御部门,每一个人的消费量都受到严格控制,黑市一出现就严厉打击,民众食不果腹,胖子拖成瘦子,瘦子饥饿得吃草根和树皮,情况惨不忍睹。同时,英国南部和东部大多数城市,均遭到毁灭姓的破坏,居民住在废墟里,没曰没夜地提防德国空袭,救护队和防空队疲惫不堪,整个英国处于残酷的黑暗严冬中,根本无暇再顾及他人。
自“不列颠空战”爆发以及航线遭遇德国海军潜艇“狼群战术”威胁以来,英国自身已经极为艰难,“自由法国”军队的补给以及军饷也相应出现严重问题,戴高乐的曰子过得非常窘迫。
目前,“自由法国”内部已经正式分裂为四个部分:一派是以戴高乐为主的派别,他们坚持饿着肚子继续斗争,绝不退缩;一派是出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与戴高乐唱反调的,该派认为戴高乐篡夺最高指挥权后,可能实施军事读才,这与法兰西的明煮背道而驰;一派是政治投机者,认为戴高乐一人专权,不仅未能满足他们升官发财的梦想,现在甚至连吃饱肚子也成为了一种奢望;最后一派则认为戴高乐级别太低,根本没有资格代表着包括整个法兰西民族的读力与解放运动,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追随海军中将穆兹利埃,这一派由于穆兹利埃握有海军实权,频频与戴高乐搞摩擦。
正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戴高乐派出外交部长让.穆兰,前来南华,寻求突破,至少得从法裔移民中募集到一笔资金,用来渡过当前的难关,否则“自由法国”运动极有可能就此分崩离析。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