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段文(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实际上还有一些人也略有才学的,然而到了考场,心理负担重,却没有将自己胸中的才学发挥出来,怯场了。这也是一个考试威绩好坏的关健。但一千个人当中,有九百九十九人会怯场,依郑朗的姓子,他都会威为那一个不怯场的人。

不就是考试吗!

看到了种种搞怪的抄袭现象,郑朗一下子将科举看得很轻了,说白了,与前世上学时,姓质差不多。只不过科考是成年人的考试,上学时,是青少年、儿童的考试。

其实陆判官将郑朗的许多小动作都看在眼里了,心里面不住的点头。虽然傲了一点,可待人还是很随和的,心肠又好。都说此子几位母亲,是活菩萨心肠,看此子,就知道此言非作i了。

此子不错,良玉美材。

怎么看怎么顺眼。

于是呢,由着他来,甚至柴克明就是再抄袭郑朗的试卷,陆判官都当没有看到一样。

诗不难,接下来是赋,也是郑朗最慎重的地方。

对赋与骈文体,郑朗很反感,看一看《古文观止》或者金圣叹选辑的《天下才子必读书》,有多少宋明的骈文体选人进去?没有立即去写,而是在脑海里想。

记忆力超人,好处很多,反正是堆砌了,从古到今的历史,山海经的神话传说,甚至庄子与列子里面的故事,还有朝廷雅乐里面琅琅上口的四六骈文乐章,将可用的典故先在脑海里摘出来。然后再选择华丽的词藻,怎么华丽怎么往上堆。

陆判官看他许久没有动笔,很有些担心,连监考的心思都没有了。

过了好一会儿,郑朗才动笔。

与别人不同,别人是一边写,一边想。他是想好了,直接从脑海里盲抄。许久未写,但一写速度却是很快。写完了,看了看,不住的摇头,这都成了什么呀?

顶多三分之一略有些用外,其余的,只有华丽的词语,以及各种典故,看不出来什么意思。见他摇头,陆判官又担心起来,装作巡查,来到他桌前,用眼睛看了看。监考的不可批卷子的,他看也可以,但得有一个分寸,不能看得太明显。

然而陆判官看了,真看了,看完了还在回味,轻声道:“好啊,好啊。”

看得仔细就不应该了,更不能喊好啊好Ⅱ网,叫别的学子如何作想?于是一起想不出来的学子,一起盯着郑朗,心中五味杂陈。

在郑朗心中,多是言之无味,眼里,却是一个绝妙好文,好赋!

他在盯着看,小纸条又在飞,去,咳嗽几声,才将陆判官惊醒,小纸条迅速停下来。

郑朗哭笑不得。

可在陆判官衙役看不过足艮着咳嗽,还有更让他哭笑不得的,诗不能抄,赋同样也不能抄,可是隔壁的富家子呢,眼睛再次瞅过来。还是有办法抄,看中了郑朗赋文里的好句子,一段一段的往自己文章里塞。比如郑朗这篇赋里有一句:玉溅琼浆,天赐甘黄,物华地宝,丰姿神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