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技术传出,遂宁因为蔗好,也会后来居上,超超芜湖,成为新的蔗糖基地。
大家轰然叫好。
无论那一种糖的价格,都让他们太满意了。
郑朗又说道:“天色不早,大家先休息一夜,明天冰糖会做好一部分,虽不及两月后的甜,但诸位可以带一些慰劳家人。”
“喏。”其实都很急,想回去收购甘蔗,但也不在乎这一夜。
继续说道:“明天本官还带诸位看一样好东西。”
“什么东西?”
“明天便知。”说着站起来要动身。
有一个商人大着胆子说道:“知州,能带我们去看一看物格院吗?”
自己也能看,可那些东西毕竟是这位状元知州发明的,由他带着姓质不同。
“好,诸位跟我来。”
带到物格院,魏十娘看了好几遍,百看不厌,眨着大眼睛问:“郑知州,那个糖也是物格学?”
“是啊,格物致知。”
“夫子太神奇了,不过我也看过书,夫子仅说格物致知,没有说其他。”
“他说了,是让我们想的,人生如梦,眨眼即逝,夫子那有时间想那么仔细的学问。他是指出道路,让我们后人去走。”
高若讷不以为然,心里想到,你这富国之道是管子的学问,与夫子有何关系?他喜欢管申,但这条道路与管仲也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人也是芜湖的投资者,郑朗耐心讲解了原理,可就是他做了讲解,也没有人听明白。转了转,庞大的一行人满脸惊奇,心满意足,逐一散去。
当时在狂圈地,猛盖房屋,不知道做什么,直到秋天来临,繁荣景象出现,一些人家才渐渐有了主意,有的从郑朗带织女过来学习到经验,从外地请来工匠,制铁制药制革,有的专营粮绢,有的做客栈,有的做食铺,还有记院。甚至有人从外地挖来一些俏丽的行首支撑门面。
夜晚来临,华灯皆放,许多店铺挂着大红灯笼招揽着生意。
有几人以前也来过芜湖的,看到后更觉得很神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