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百九十一章 吹打(8 / 9)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郭劝是直臣,为官也清廉,但正是郑朗不喜欢的官员类型。没有多少才能,仅因为有少许德艹,指手划脚,真做实事时,却什么也做不好。这种观点有些偏颇。但在这件事上,郭劝的确做错了。

换郑朗,会亲自率兵迎到边境,然后将山遇厚待礼遇,然而郭劝很好,他亲自命韩周山执山遇一家,送还李元昊,被李元昊射杀在边境上立威。

孙内侍不能言。

郑朗讥讽道:“孙内侍,你可知道山遇在党项是什么地位?他是元昊的亲叔叔,最顶级的几名大臣之一,党项的所有山川地形,粮食兵马,人员能力,了如指掌。纵然派出十万斥候,也得不到山遇带回来的消息。并且朝廷若隆重礼遇山遇,党项内部多有对元昊不服的部族,诸多部族前来投奔,没有了百姓,就没有了财富,没有了战士,元昊力弱,何敢谋反?一收一送之间,当抵十万雄师,一亿贯钱。”

“何来如此?”

“看吧,我说当抵十万雄师,一亿贯钱还是少的,有可能以后动用一百万雄师,十亿贯钱,都未必能让党项人彻底臣服。吕公著在与陛下交谈时,曾经将我说过的话对陛下提过,万一党项人有来投,千万要收留之,况且是山遇。这件事上,一旦元昊起兵之时,郭劝与钤辖河阳李渭两个无能的呱噪之臣当杀之,陛下也当下罪己诏!”

“杀之?”

“用十万雄师的生命,与几亿贯钱的战斗费用,还不能让郭劝与李渭陪葬!狗屁的文臣,怕死怕到这地步,何必到边关!”

富弼抹汗,郑朗,你也是一个雅人,怎能用狗屁二字。

他不知道事情的严重姓,骂狗屁都是轻的,郑朗看到邸报后,都想跳脚骂娘希匹。

看到宋朝软弱如此,李元昊终于放开胆子,僭号大夏始文英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改大庆二年为天授礼法延祚元年。追谥其祖继迁曰神武皇帝,庙号太祖;父德明曰光圣皇帝,庙号太宗。遣使奉表以僭号来告。使者还没有到京城。

不过郑朗在学唐僧,左一次念叼,右一次念叼,起一些作用,宋朝重视了党项人的情报,传回一些消息,说元昊称帝,不真不实的,朝堂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所以赵祯派使者过来询问。

孙内侍无言以对。

郑朗又说道:“你对陛下说,边事与臣无关,臣要说的早说了,最后说一句,若派臣去西北驻守,必须对军旅要略知一二,也要下严令,失职当重罚,虽祖宗制不杀士大夫,但可依杨继业故例处罚。”

潘杨之争,已成为历史悲剧,甚至导致后人互殴,相互不准通姻,但事实潘美乃是宋朝开国第一勇将,并不是演义中的歼臣。杨业之死有两种说法,一是潘美为王侁所逼,不得己撤兵。二是潘美是军事名家,知道轻重,只是平汉时,杨业与潘美已经结怨,后来杨继业战绩赫赫,故潘美默视王侁撤兵令,导致杨业身亡。

潘杨恩怨不提,可当时朝廷处罚同样很严厉,监军王侁是赵匡义的亲信,比阎文应在赵祯心中地位更高,杀之。潘美是开国最重要的功臣,连贬三级。比起这二人,朝中这些士大夫们什么都不是。

若仿照此例,一旦元昊谋反,郭劝与李渭虽不杀,至少也一抹到底,流放岭南,不算过了的。

继续道:“陛下太软了,臣写的书,陛下应当看过。所谓的帝王之道,也不过是平衡之术,是中庸的一种。仁不能行妇人之仁,以仁为本,以义为节,仁义有序,才是真正的大仁。或者换一句话来说,有恩可赐,有威可立,适当的以威挟制,才能真正广行恩泽。若陛下做不到,不如与李元昊商议一下,赐其丰厚的岁币,只要让他答应称臣,那怕给其与契丹人同样的待遇,还省得战争,省得百姓死亡,省……钱。”

一场大型的战役打下来,会花费几千万贯计。所以说省钱。

继续说道:“若打就要有决心打,立赏罚,至于钱帛,臣在杭州做一做,可以多少替朝廷解决一些钱制之困。若不立赏罚,相信不久后李元昊会上书侮骂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