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报在必要之时突然公布给北洋军各部,实际上也是曹锟带着第三镇仓惶逃窜的原因,曹锟当时真的以为第一炮兵旅已经杀了过来,他就是有八个胆子也不敢和这货厮杀,那真是太不要命了。
从机枪到火炮,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双方都有极大的差距。
正如曹锟的恐惧一样,马龙标此时也是龟缩在保定不敢动,接到了良弼调令的他,选择龟速整军,以辎重多为由慢慢拖延着,一点都不想调往京师和东北军硬拼。
他已经向想过了,要是东北军将京师的禁卫军和第一镇、第六镇都打垮了,他就宣布起义,要是没有打垮,双方一致拖延着没有决出胜负,他还可以居中要价,要一个对他最有利的价码再说。
所以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神一样的队友。
不怕敌军强大,就怕自家各军心怀鬼胎,良弼的决策倒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北洋军的各镇未必听他指挥,大家真心不想和东北军厮杀,那太惨烈了,根本打不过,白白冲上去送死。
在装备水平和兵员数量上,别人一个师能打他们两个镇,别人是六个步兵师、三个骑兵师,外加三个炮兵旅,相当于是北洋军的22个镇的军力水平。
这仗还怎么打,何况对手是宋彪这种级别的名将。
马龙标、曹锟都自负还有点领军打仗的本事,可和宋彪一比,他们真心是比都不敢比,听说宋彪已经在开平指挥东北军作战了,别说是他们真心求跪,从上到下都是真心求跪。
这种心情就好比保安团出身的一名[***]团长突然听说前面的部队是四野,还是林总亲自坐镇在那里,那感觉别说是多悲凉了。
最糟糕的全军上下都是如此之心情,甚至不是马龙标一个人不想去京师救驾,而是全镇上下都疯传宋彪已经到了开平的消息。北洋军平时似乎都不怕宋彪,一听说宋彪到了开平,全军腿软,谁都不想走,生病的生病,拉肚子的拉肚子,各种病号和哀求探亲休假的满地打滚,连逃兵都出来了,一不留神就跑了一个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