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北台镇周边密集驻扎着大量的军事机关和军队,临时的军事帐篷连绵成片,保密起见,列车继续以运送军需物资的名义驶入较为偏僻的备用车站,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和赵庭柱、陈其采两人都在火车站里迎接他,保密局局长章骏也在场,而随行军官则非常之少。
见到宋彪,包括马尔托斯将军在内都一起向他躬身行礼。
宋彪沉浸的看着前方的山岭,看着鸭绿江的方向,过了片刻才回过头来看了看马尔托斯等人,道:“帝国获胜之后,国民们应该感激你们在这里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我也会感激的。”
赵庭柱答道:“此乃臣等应尽之责。”
宋彪微微点头,道:“说起来,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啊,去前线指挥所吧!”
他说的异常沉重,并非是战争局势危机四伏,而是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实在是太大,就如同是一个4.5亿人的民族那般沉重。
大家同样沉默无声,陪同宋彪抵达东北军的前线总指挥所。
在指挥所里,宋彪见到了熟悉的两位俄军旧部A.涅兹纳莫夫中将和冯。艾斯克男爵中将,两人都是在去年年初才接受宋彪的特别邀请,重新回到东北军担任军事顾问。
在此之前,A.涅兹纳莫夫中将在俄国参谋学院担任副院长,冯。艾斯克男爵中将则在西伯利亚军区担任军区司令助理,前者目前担任远东陆士的校长兼东北军最高军事顾问,而冯。艾斯克男爵中将则担任东北军第一军的军事顾问。
葛斯特劳夫炮兵中将因为在凤城县一带秘密筹备东北军第一炮兵军的工作,目前不在前线总所。
都是在熟悉不过的旧部了。
宋彪主动走上前和他们两人握手,道:“很感谢你们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来帮我,以及帮助盟国,虽然中俄两大帝国还没有正式的结盟,但我们都知道在面对曰本的问题上,我们永远是最为牢固的盟友。”
涅兹纳莫夫中将和冯。艾斯克男爵中将都默默地点头承认,随即退后一步向宋彪这位陈旧的上级敬礼。
除了他们之外,俄军高级校官在东北军担任军事顾问的人数还有很多,留在前线总所的参谋军官和高级军事顾问就有二十一人,组建成新的东北军参谋二局,和陈其采领先的参谋一局协同工作。
宋彪和他们逐一握手致谢,中华帝国和沙俄帝国在军事上的同盟是牢固的,正因为有帝国之存在,沙俄不用在远东开支一分钱的军费都可以轻松压制曰本陆军,并且继续享有在远东的一切特权。
显然,这是一个互赢的合作。
宋彪和传统的中国皇帝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他永远都是一名军人,进入东北军的参谋本部,宋彪并没有在意任何无必要的多余礼节和行程安排,而是平淡直接的和马尔托斯将军、涅兹纳莫夫将军说道:“让我们看看前线最新的情况吧!”
马尔托斯将军郑重的点着头,邀请宋彪走到铺开一整张前线军事总地图的大长桌前,拿起指挥棒在鸭绿江沿岸讲解道:“陛下,正如我们此前多次预测的一样,曰军第六师团已经抵达龟城,第二师团则驻扎平壤,至此,曰军在鸭绿江丹东南岸驻扎着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第一炮兵旅团、第一预备步兵旅团,此为曰本满洲陆军第一军,在图们江延吉之南的防线上驻扎着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第三预备步兵旅团,此为曰本满洲陆军第二军,第平壤的第二师团、第二炮兵旅团和两个总预备步兵旅团则构成了曰本满洲陆军本部和第三军。除此之外,曰军在两侧各有两个师团规模的朝鲜义军,这些朝鲜义军的装备并不算精良,全军两个师团都仅少量的列装机枪,无身管火炮。换而言之,曰军满洲陆军的总部署兵力超过11个步兵师团,其总兵力规模和曰本本土所剩余的兵力相当,据情报显示,曰军仍然有可能继续派遣三到四个步兵师团和最后的预备炮兵旅团进入战场,目前已派遣兵力21万人,总计可派遣兵力约在30万人的规模。”
宋彪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些情报,并且针对这一情报调整了作战规划和军事部署,即便如此,在此时听到这番话,他还不禁要和马尔托斯将军感叹道:“曰军的规模还是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很多,这就更表明曰本从韩国调解之后就存在着强烈的报复意志,妄图逼迫我国和俄国,以及其他国家承认曰本对整个韩国的宗主权,将中俄两国都挤出朝鲜半岛。曰本谋划已久,我们准备的还是有点晚了。”
马尔托斯将军赞同道:“陛下圣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