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讲台上的乔泽此时却真愣住了。
有些疑惑的看了眼屏幕上那些简洁流畅的证明过程。
他明明已经按照李教授的要求,尽可能的把所有证明过程写得足够详细了。这也是他讲解的速度较快的原因,因为太详细,所以必须抓紧时间。
所以怎么可能这么多人会听不懂呢?
这时,后排突然又有一位同学主动开口说道:“那个,其实不是从这里开始不懂的,从倾斜角度分组那里就开始就听不懂了……”
就这样,这位同学还收获了不少钦羡的目光,从倾斜角度分组那里才开始跟不上,起码说明了前两步还是听懂了。毕竟不少人是从给出第一个公式就开始懵逼的。
谁家报告会是这样啊?
上来就开始给公式,写证明的?
话说这些东西……都可以再写一篇论文了吧?
第181章 愚蠢的问题
原来听不懂的……
乔泽并没有觉得尴尬。
他只想到姚院士刚刚问他的问题,是否感觉紧张。
好吧,乔泽一点都不紧张,他只是略微有些疑惑。
这些概念跟公式台下的人想不到,他能理解。
但他都已经把过程揉碎了讲解出来,为什么会听不懂呢?
尤其是在前置论文已经发表的情况下。
他所总结的人工智能数学理论基础无非就是这么几个公式,把这些串联起来去寻找变量关系。
已经很简单易懂了,如果要更简单的话……难道让他把已经发布的论文再讲一遍?
那不是浪费时间吗?这场报告会的意义何在?
就在乔泽觉得困惑的时候,姚院士站了起来,扭过头看向后方的众人说道:“好了,大家听不懂可以理解,因为今天乔泽讲的内容不只是论文上给出的那些内容,更有往后的延伸。
可以看出乔泽正在构建一整套人工智能的数学理论基础。这是一件极为难能可贵的事情。也是数学真正推动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方向。今天的发布会有全程录像,所以请大家保持会场纪律。
如果觉得听不懂很无聊可以现在离开。不过我还是要再提一句,正在给你们做报告的人今年才十八岁,目前还只是本科学生,如果这让你们感觉不舒服的话,那么他还是自然基金专家库的评审专家。
这场报告会是提前半个月就公布了。所以不懂的人都请问一下自己,这半个月里你们有没有通读乔泽的相关论文?有没有去深入理解那些证明过程以及每个引理、定理代表的意义?”
其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请不要打断这场报告会的节奏。有疑问请等到最后的提问环节。就这样吧。”
说完,姚院士便坐了下去,然后微笑着冲乔泽点了点头。
对于姚远智来说这场发布会是真的惊喜。
他本以为豆豆的出现,只是做出的应用,没想到这款产品背后乔泽又总结出了更为深入的推导过程。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干货啊!
他已经开始考虑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在姚远智话音落下后,教室内便彻底安静了下来,不少人脸直接红了。
这的确很尴尬。
乔泽的年纪摆在那里,对于许多智班的孩子来说,同样的年纪,乔泽已经可以站在讲台上为一众教授们做报告了,他们却只能在台下听着,还特么听不懂,这的确不值得骄傲。
还没法质疑人家乔泽的理论是否正确。
人家开发出的算法跟框架不但已经用在了成熟的智能手机上,并且自行开发出的智能软件都已经在微博上大杀四方。
所以听不懂那就是自己太菜。
台上的乔泽想了想,还是拿起了粉笔,在投影仪幕布旁的黑板上,开始板书。
一行行的算式在他的笔下出现,很快写满了一整块黑板。
花费了大概七、八分钟板书,写完最后一笔后。乔泽最后看了眼板书,然后拍了拍手说道:“这些是简化后的前置推导过程的,听不懂的可以在剩下的时间里看看这些。”
说完,乔泽又看了姚院士一眼,说道:“另外,我上个月刚过完生日,现在已经19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