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帝眼眶轻缩,“李炀是被白敬之害死?!你如何得知?”
若被景德帝知晓他们一早便开始暗查淮安郡王之死,姜离牵涉其中,自要横生枝节。
于是裴晏谨慎道:“此事,要从我们发现白敬之这几年外任时,一直在研究肾痨之疾说起。”
“白敬之死后,我们在他书房内发现了一本医案记载,其上全是其外任时二十至二十五岁年轻男子的肾痨病案,其所用医方乃改后的金液丹方,颇为凶险。他本擅妇人病与小儿病,此行本就怪异,更遑论七日前,我们发现他利用故旧之便,偷走了留存在太医署的,淮安郡王当年的医案。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了淮安郡王之死另有蹊跷,而这时微臣调查得知,原来尚药局内有位医女的叔父,正是当年因淮安郡王之死被判斩刑之人,从她那里,我们查到了当年之事的些许线索”
前情过于曲折,裴晏按此前所获,省去姜离暗中调查淮安郡王之死,只将明卉与明肃清的渊源道来。
“……按明肃清给明家之信所言,他刚给淮安郡王看诊便发现了不妥,但他初来乍到,又升为侍御医不久,没有证据之事并不敢明言,只一门心思救郡王性命。可不料,白敬之用的金液丹方毒性已深,明肃清用药再猛再烈也救不得他性命,不仅如此,后来核查死因的御医也是白敬之,他正好替自己遮掩了罪过。”
到底遇害者是从前疼爱过的小辈,景德帝剑眉冷横,半晌未言语,殿中众人见帝王色变,也噤若寒蝉不敢再议。
好一会儿,景德帝才道:“这白敬之此时自戕,便是故意牵出了当年之事?朕若记得没错,当年负责核查此事的还有旁人”
“父皇!”肃王连忙开了口,“父皇,当年核查死因者还有儿臣,李炀的丧事也是儿臣主持,但儿臣当年不懂医道,实在没瞧出白敬之在此事上做了手脚,如今事情已过了多年,他们的证据也不足啊”
裴晏道:“陛下,时隔十三年,郡王殿下遗体早成白骨,金液丹的毒性也无从考证,但诸多线索皆指向白敬之,再加上微臣破解了白敬之自戕之局,白珉于昨夜,已经招认了当年的经过”
景德帝倏地看向白珉,白珉伏地磕头道:“陛下,请陛下明鉴,我家老爷此番,正是为了以死谢罪,当年……当年的确是我家老爷改了金液丹方,加了诸如石英等几味药材,为了掩人耳目,老爷并未记录在案……”
景德帝眯起眸子,“白敬之怎敢如此?!”
“启禀陛下,当年老爷也初为侍御医不久,众所周知小郡王已病入膏肓,他想冒险一试,若救活了小郡王,功德是其一,其二,也好为白氏挣个声名,可万万没想到小郡王心肾俱损,老爷再如何用猛药也是回天乏术。”
白珉哽咽道:“后来明肃清出事,老爷一念之差,求了彼时的太医令魏伯爷前去核查,后又行差踏错掩了自己之失,将罪责栽到了明肃清身上,后来明肃清被斩,老爷为此愧疚不已,哪怕到了如今也是心结一桩,此番老爷以死明志,便是想有朝一日或许能让陈年旧事真相大白,如此到了九泉之下,老爷也少些愧惭。”
景德帝眼底浮起怒色,肃王见状不妙忙跪下来,“父皇,儿臣有罪,那白敬之是医家,儿臣当年轻信了他,父皇,儿臣也是被他蒙蔽了。”
肃王反应极快,先自己告罪,可这时白珉倏地抬头,豁出去似的道:“请陛下明鉴,此事当年肃王殿下便知,他并非被蒙蔽”
“什么?”景德帝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