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山也着急,觉得差不多,而且这阵子就赵掌柜一个来问,“干了四五日,管收账记账,也管传菜,还算利索。”
反正没用崔大山说过啥。
来干活儿嘛,这点就够了。
崔如英点点头,“就算尽心那也是外人,若是大哥去书院了,爹你还得多出来盯着点儿。”
崔大山和二丫现在只管做菜,都不怎么出来的。
刘婶儿虽然也在大堂,可都是干活的,估计也不好看着别人,就算管了也有各种顾虑,肯定没自家人放心。
崔大山点了点头,然后脸上带笑,说道:“我知道了,这两天是琢磨送你大哥去书院呢。”
崔大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崔大山已经答应他了,等铺子生意稳当一点,过阵子就去书院,这事儿也和许娘子说来着,许娘子也没什么意见。
而且崔如英每回带给他的书崔大郎也都看了,以前的东西都给捡起来了,就等着忙几天铺子的事儿,就去上学读书去。
不过再读书,同窗都是比自己年岁小的,他估计得大个四五岁,不过大郎也不在意。
崔大郎看看崔如英,说道:“多亏了家里,不然我肯定回不了书院。家里到时候还得让二丫多照顾,明明我才是长兄。”
崔大郎心里并不是很好受,做长兄的该为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可他呢,还要让妹妹们多分担家事。
崔大山拍拍长子的肩膀,说道:“你是老大,日后光宗耀祖了,可不能忘记照顾弟妹。”
二丫点了点头,她眼睛跟月牙似的,一直在笑着,很是为崔大郎高兴。
崔如英看了看崔大郎,又看了看崔大山,“爹,别等日后了呗,有句话叫择日不如撞日,你都把大哥送去书院了,也照顾照顾二姐呗。我倒好说,现在在侯府读书,说起来也是花了家里的钱,四郎五郎日后应该也要送去读书的,六丫还小,倒是不急。
可二姐成日在家帮忙,什么也不图,等以后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这话说完,铺子里安静得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