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如何找关系搭上西津广播台?
哈!没关系的话,他们生拉硬拽也要拽出关系来。
第67章 年轻的战场 第一场考试
西津市广播台倒不高冷, 相当痛快地接受了纺织三厂夜校的请求。
一来,高考现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广播台也怜惜被耽误了11年光阴的青年们, 想力所能及地帮帮他们。
二来,现在广播虽然是社会主要信息传播媒介, 但广播节目并不多, 市台县台转中央台、省台节目的比比皆是,自家原创节目根本不足以支撑全部时长。
有大片空白的时段呢, 拿工人夜校的教学录音填补,刚刚好。
薛琴听着广播里传出的“标点符号要怎么用?”, 终于松了口气。
成了,总算把这帮祖宗安置好了。
哎哟,这一天天的, 她过的是什么日子哟。
哪知道, 她还没哼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跑去食堂给自己叫个甲菜呢, 电话就响了。
啧,团支部原先没分机的,跟厂办共用电话机,但夜校办起来,尤其是高考的消息公布后,事情一下子多起来。
领导特地给团支部也拉了条电话线,省得厂办成了她的接线员。
薛琴美滋滋地接了电话,以为是来夸她的。
结果那头声音急吼吼:“纺织三厂夜夜校吗?我这边是西津广播台。讲义, 现在听众同志们需要搭配录音使用的讲义!”
原来广播刚播放,有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家长听到了,瞬间t到了重点——讲义。
没听人家广播里头说“我们看着讲义开始学”吗?
刚好这家长距离广播台不远, 人家立刻蹬着车子跑上门了。
广播台也懵啊,他们又不是书店,哪儿来的学习资料卖。
但大家都是热心肠,立刻打电话过来找纺织厂夜校了,想问夜校要讲义摆在台里备用。
他们相信可预见的未来,会有很多听众跑来要讲义。
薛琴先是“啊?”,旋即大惊失色。
完蛋了,他们的窟窿好像不仅没填上,反而越来越大了。
夭寿哦!
夜校把授课录音交给市广播台发,是为了满足各大厂青工们的需求。
但他们当时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广播调频可以传入千家万户,每一位听众都有可能变成工人夜校的编外学生。
薛琴差点儿没“汪叽”一声哭出来。
救命啊,印不玩,打死他们也印不完。
铁笔刻蜡版刻到起烟也刻不完。
她歘的跑去找叶菁菁,直接破防了:“菁菁,我们完蛋了,讲义,好多人要讲义,高考生们听了广播都要讲义,我们上哪儿变去?”
叶菁菁也愣了下,这些天她一边复习一边给大家讲课,忙得喉咙都要冒烟了,哪里能事事想的周全。
现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不够再招人呗。
自打高考的消息公布后,薛琴感觉自己头皮就没安宁的时候,不是发紧就是发麻。
现在她整个人也很麻,浑身散发着从卷王到咸鱼的丧感。
“没人,找不到人了。会刻蜡版的,十个有八个自己也要参加高考。这么多厂的回城知青薅一遍,就这些人。我上哪儿再找人去?”
她也好想破罐子破摔啊。
但叶菁菁不允许啊,她鸡自己未必卖力,但鸡别人绝对一把好手。
“继续扩大范围。”她指明方向,“联系西津市知青办,让他们出面组织病退知青和社会青年应招。”
薛琴仍然焦虑:“我感觉招不到人,大家都想高考。”
哪怕原先没打算的,听了广播估计都会心动,给自己一次圆梦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