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女领主

中世纪女领主 第50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公共厕所’要在特鲁瓦的法律中注明,属于‘福利设施’,也就是说,收费是不允许的。”路易莎还补充了一句。
公共厕所一旦收费,不是说就没人用了,但占人数最多的穷人肯定就不会用了。那样的话,不是又回到了随地大小便的老路上吗——如果有的选,没有人愿意在露天公共场合方便。所以纠正这一问题,并不是要开展卫生教育、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让人有免费厕所去方便。
市长有一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就是人都认识的好处了……市政府的钱总是不够的,但钱依旧要花,至于花到哪里,不花哪里,能够百分百确定的才是少数,多数还是看市政府诸公的意思而已。而路易莎和大家都认识,还是未来的领主。她都开口了,只要不过分,是很难拒绝的。
说到底,这本身也是为城市好,拨款在这件事上,至少能够得到很多市民支持。
市政府答应出钱,这件事就简单了——‘特鲁瓦清洁公司’总部设在城郊,这里位于流经特鲁瓦城的河流下游。特意挖了一条引水渠从河中引水,灌成好几个池塘。
每天天不亮,要在市民们还没开始一天生活前,给公厕换上清洗干净的马桶,又收来用过的马桶。用过的马桶会收集到一起,坐‘粪船’去到河流沿岸的各个庄园,一般是今天去这个庄园,明天去那个庄园,倒进庄园的粪肥发酵池里,等待发酵并变成干粪。
这只是最简单的堆肥,肯定没有华夏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之下的粪肥好用,但总归是给粪便找了一个去处。而庄园里的耕地,多了肥料之后也能比过去肥沃——过去大家不是完全不会用粪便肥地,只不过农夫普遍不重视这个,而且这时的运输成本摆在那里,真的没人愿意运这个。
路易莎也是利用了本地水网密集的特点,让把马桶直接送到了沿河庄园,这才勉强让成本可接受(市政府能给的钱就那些,而清洁公司始终还是得靠自己生存下来,才不至于将来人亡政息,所以成本控制是必须要做的)。
之后,从庄园回来的‘粪船’会在倒完马桶后,回到特鲁瓦郊外、河流下游的公司总部。在那些挖好并引水的‘池塘’里,进行清洗——马桶收集在引水渠连接的第一个池塘里,不需要清洁工直接清洗,稍微浸泡一会儿,就可以拉开第一个池塘与第二个池塘之间的水闸。
因为池塘有高低落差,第一池塘的水会冲进第二池塘,之后还有第三池塘、第四池塘,都是要依次放水过去的。
冲过了两次后,马桶的情况就好多了,清洁工可以在池塘码头上用刷子进行一番清理,再放掉水——之后还有第四次进清水,用来最后泡一泡这些马桶。差不多了再打捞上去晾一晚,第二天天不亮还要送进城里,替换昨天用了一天的马桶呢!
至于清洗过马桶的水,则是用来给城郊菜地浇地用。这一点西方古代和华夏古代没什么不同,近城的城郊,菜圃农业都很兴盛。因为城市居民很难自己种菜,且太远运输蔬果进城就不划算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城郊菜园就很赚,不大的地块就能养活菜农一大家子。
洗过马桶的水浇菜地很好用,这一点也是路易莎上辈子看网文知道的冷知识……现在就用上了,用来处理‘污水’。
推荐这些‘污水’给周边菜农也不难,种菜对土地肥水要求更高,专业菜农还能不理解粪肥?真的不理解,也不能时不时就让城里掏完厕坑的粪车,把粪水倒在自己的菜地上了。
第70章 穿越中世纪070
就这样, 公厕开张后,人们很快发现城里的卫生状况迅速改善。除了不懂事的小孩子,普通人都会就近找公厕方便, 而不是随地大小便……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家有羞耻心,也是因为公厕的条件比街边沟渠,或者某个草丛要好。
修成坐台的位置,掏出一个个坐便孔, 坐上去就可以方便——马桶在坐便孔之下,清洁公司的工人可以打开坐台正面的‘小门’, 取出里面的马桶(平常还有‘公厕管理员’巡视公厕, 负责打扫卫生,以及给满了的马桶盖上坐便孔什么的)。
除了味道稍微重一些,公厕方便肯定是轻松多的,更重要的是,这避免了很多尴尬场面。
另外,随地大小便的人迅速减少,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路易莎搞了一次搬空粪便山的城市大扫除。过去因为各种原因,城内堆积在地表的‘粪便山’,也铲干净后装船,运到了沿河庄园做粪肥。大都是陈年了的干粪,还不用等了,立刻就可以洒进地里……
这样过后,城市干净了很多, 再加上有了公厕,大家也是本能地不好意思破坏干净了不少的环境——典型的‘破窗效应’。
在此基础上,路易莎才让人用砖石、灰浆在城市几个固定地点修建了‘垃圾池’。当然不是垃圾桶, 垃圾桶是很有可能被人偷走的!这样的垃圾池路易莎也很熟悉了,她上辈子小时候,城中村里还有不少呢!
她上学的小学内也有垃圾池,每天的值日生还要将班级垃圾桶倒到垃圾池去……
不同于公厕,分布点比较多,垃圾池就主要在城内几个‘手工业区’了。这主要是因为,其他地方倒垃圾的需求并不大。古代人的生活垃圾极少,一件东西往往会被利用到极致也不会被抛弃,就连厨余垃圾都还可以弄去喂猪呢(城市里养猪的还不少!)。
相比之下,也就是手工业区,生产活动会产出不少垃圾!尤其像是硝皮匠街区、屠宰街区,不知道往河里倾倒了多少东西,河流没有堵塞,只不过是水量足够,但污染是肉眼可见的了——所以垃圾池密集地设在这些地方,还要勒令作坊只能将垃圾倒进垃圾池,否则便施加罚款。
肯定还有作坊不按要求倒垃圾,到时候罚款得到的钱,刚好专款专用,用来每天雇垃圾车清理垃圾池,将垃圾拉到城外填埋。
路易莎在城郊选了一块盐卤地作为垃圾填埋场,还让自己的机械设计师莱昂设计了一款省力挖坑的机器。两个人操作,半天时间就可以挖出一个够填埋场使用一个礼拜的垃圾坑,倒满后再花一天时间填土埋上——坑挖的不算深,填土也薄,压实是没怎么压实的。但这不是问题,古代垃圾大多可降解,污染能力和后世也不可同日而语。
清理城内‘陈年污垢’,新设公厕、垃圾池,大干两个多月后,特鲁瓦城说是重获新生,或许有些夸张了,但的确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都做得很好,接下来只要新挖排污渠就好了。”路易莎表扬了一番办好公厕和垃圾清运工作的人,发了奖金。然后没有休息,立刻安排起新的工作来。
相比起又脏又臭的公厕和垃圾清运,新挖排污渠听起来虽然累,但已经好接受多了。所以有资格在场的人都打起了精神——当然,反正一线工作也不是他们做,脏臭的也不是他们。他们高兴的是,新挖排污渠听起来就是个比较大的工程!
如果是全城系统的排污渠,那得花不少钱……嗯,负责这样的工程,大家都是能捞到油水的。
事实也差不多如此,从伯爵那儿抠到的‘特鲁瓦城改造基金’,绝大部分都花到这个上面了。其他的要么花钱不多,要么根本不用花钱,可以从市政府或者城中商人身上想办法。
“……这是查看过旧的排污渠后,雷欧匠师画的沟渠分布图,比过去的更合理,还充分利用了部分旧沟渠,减少了工程量。”路易莎将图纸给其他人看。
负责修筑特鲁瓦城堡的雷欧匠师,虽然应该属于建筑师一类,过去也只督造过教堂和城堡。但这年头也没有专业的城市设计师啊,雷欧匠师就算是这方面的专家了。毕竟像特鲁瓦城堡那样的大城堡,整个城堡要考虑排污系统,也是很复杂的。
城市的复杂程度是要更上一个台阶,但雷欧大师对比其他人,已经非常专业了。
“……街道两侧的排污渠填埋,要在街道中央挖排污渠吗?”有人摸了摸下巴,对这个设计有些不解。
“对啊!这样其实更好呢!”也有人恍然大悟:“过去排污渠都在两侧,市民一旦侵占街道,首先就会影响到排污渠。很多排污渠被填埋,还有的排污渠简直成了私人垃圾池。如果在街道中央,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
过去特鲁瓦的城市排污渠就像大多数城市一样,出现在街道的话,就在两侧的位置。这一方面是因为,屋檐有大量落水,排污渠正好可以接住,顺畅排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的排污渠大多数是明渠,为了不影响通行,放在两侧也是比较好的。
“而且,街道永远都是中间低、两边高,排污渠在街道中央才能更好排水排污。”有人也跟着赞同道。
他说的也没错,非常奇葩的是,此时城市道路几乎都是中间低、两边高。这或许有道路中央长期人走车压,天长日久压低了的可能性。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修筑和维修时故意的,因为只有这样,城市积水时,才没那么容易影响到住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