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颙已是若有所悟,站起身子,俯首道:“儿子晓得了,谢父亲教诲。”
李氏带着媳妇进来,刚好听到丈夫训儿子这段。她听得稀里糊涂,但是到底心疼儿子,怕丈夫兴起,再训下去。
到底媳妇面前,多少还是当给儿子留些体面才好。
她正想着如何将这个话岔开,将见曹寅摆摆手,道:“忙了一曰,你同媳妇也乏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曹颙应了,同初瑜两个给父母道了晚安,结伴回东院去了。
曹寅坐在炕沿上,不言不语,神色凝重,不知在想什么。
李氏见了,还以为他为下棋之事耿耿于怀,坐在炕边,轻声劝道:“老爷下了一辈子棋,颙儿才学了几年?再说他打小学功课,大了进京当差,也没有个悠哉自在的时候。若是老爷觉得他下的差,正可好这次得闲儿,好好教教就是。”
这都哪儿跟哪儿,曹寅闻言,忘了李氏一眼,见她带着担忧,想到她这番慈母心肠,不由叹了口气。
李氏见丈夫如此,越发担心,犹豫了一下,道:“老爷,这下棋就这么重要么?我瞧咱们颙儿,各方面都算好的。就算这棋艺差些,也不当事吧?”
曹寅摇了摇头,怎么不当回事?
这“下棋”也是大事儿,要是不会筹划,没有长远之见,不会布局,只顾眼前得失,那就要处处被动。
真到了决定生死攸关之局时,则是后悔晚矣。
人生如棋局,不是一味躲避忍让,就能有和局。有太多时候,需要高低立下,见证生死。
看来,自己真该教导教导儿子如何“下棋”了,曹寅在心里自语道……见丈夫神色郑重,李氏喃喃道:“老爷……”
就听曹寅道:“怎么不当事儿?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为我的儿子,要是太差了,我这个当老爹的,也没脸面……”
*东院,上房。
曹颙想着父亲那番话,有些魂不守舍。难道父亲也看不过眼了?想要鞭挞鞭挞自己?
初瑜去东屋看完天慧,见丈夫如此,想到公公那番话,不像婆婆那么混沌。
她稍加思量,展颜笑道:“额驸,瞧着老爷的意思,是要指点指点额驸。如此一来,往后再同老爷对弈,说不得额驸也要赢上一局两局。”
曹颙看了妻子一眼,道:“怎么会?这又不是一曰两曰能学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