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你看他嘴上这么说,要是王旁真入朝了,估计第一个跑着过去迎接的也是他。”
话是这么说,吕惠卿也并非只会投机,他是曾神宗皇帝的一名重要顾问,王安石变法的中坚者,当时正值均输法 青苗法 助役法、农田水利法 陆续推行之时,具体内容都由吕惠卿亲手拟就,奏请并颁发的,他主管司农寺期间,就像他说的赵顼都夸他:吕惠卿言农行 ,事甚善,然尚未了五分,若司农,即天下事大定矣,而且 他主管军器监时,经一番整顿,裁定中外所献枪刀样式,规定枪刀质量标准, 又编制弓箭一书,供制造弓弩参照,所制兵械精利,改善了的武器装备,
更让吕惠卿自以为荣的是,熙宁年间的两次灾荒(1073-1074年)期间,他京城卖了数以万计的粮食,稳定了京师居民的生活,尤其是在河北、江浙等为地区,利用贮的青苗钱米,募集受灾农民兴建水利的从事其分工役,度过了灾荒 ,这是变法前所未曾见过的,为此他深得神宗帝嘉许 ,
这么多成绩,难道自己不够做宰相的资格吗,如果王安石复相,那么自己多年的功绩不都成了王安石的了吗,吕惠卿在王安石罢相的时候被王安石想赵顼推举做参政知事,他可一点都不感激,他觉得这是他自己做的好,甚至有些埋怨王安石,明明自己就是他的接班人,难道还不配做宰相吗,
想到过往吕惠卿颇有怨气,朝回府的路上走的时候,不如去见见王旁,怎么说自己也是参政知事,要知道这官职基本相当于副宰相,宰相候选人,如今韩相也快退了,王旁还不给自己几分面子吗,见到他自己再见机行事拉拉关系,万一能劝王旁入朝参政也算是自己体恤皇上心情,又做了好事一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