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规定考上秀才就可以配剑游学天下,不受地域户籍限制。但是这个规定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因为剑价格不菲,大部分生买不起。虽然赵敬这种官宦子弟没有财力上的压力,但是相对一把昂贵的长剑来说,有钱的学子在游学的时候更愿意买几个侍女,带在身边不但更显得风流倜傥,而且也路途中也要比冰冷的剑实惠。
在城外酒家的送别会上,身边没有莺燕环绕的赵敬自认为更显得卓然不群,也谢绝了另外几个学子赠送姬妾的好意。作为一个陕西子弟他认为腰间的长剑更能衬托出自己的优国情怀,弹剑高歌才能充分展示出他内心的寂寞沧桑。
几个被仆人家丁围绕的生饮酒谈笑的时候,一小队士兵远远站在店旁的树荫下,拴好了驿马后,小声向老板要了些饭菜热酒,围在一起也吃了起来。就是在大明的边关雄镇,军人也不敢和文人对视,更不要说在北京左近、天子脚下。
稍微多喝了两杯的赵敬忽然注意到路边树下的士兵服色似乎不是本地的,他就让一个小厮去把那几个兵的头目喊过来。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站起来,整了整军服头盔,迈开武人的大步走过来。
“不知几位公子如何称呼?”
“我姓赵,陕西同州院生,这几位仁兄是……”赵敬随口介绍了一下同来的人,桌子边的几个人也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军官。
“不知几位公子有何见教?”听到这些人都有功名在身,军官的神态更是恭谨。
“我看你不像是京畿军兵,可是从外地来京的?”
“小将是东江镇练兵督司,五品军职。确实是刚从辽东来的,正要前往兵部公干。”
“东江军?”听到这个名称几个围着桌子喝酒的生都是眼中一亮,“你可是毛文龙将军的手下?”
“正是。”
“请坐!”几个人叫过小二添了一张椅子,又让店家取来了一个大海碗和一坛酒,军官坐下后放了半个屁股在椅子上,听见有人问:“这位军爷如何称呼?”
“小将名叫李睿。谢几位公子酒。”李睿像几个生想象的一样用海碗灌了一批酒下肚,慢慢挪动身体在椅子上坐稳了。
“听说毛文龙将军是用一把丈二大刀,足有七十斤重,有万夫不当之勇。”一个人用不容反驳的语气问李睿。
“是,我们毛将军确实神勇无敌。”
“镇江之战我们都听说了,听说毛文龙将军带着二百壮士,砍下了几千个建奴人头,你当时可在场?”另一个生说话的时候示意仆人给李睿的大海碗满上酒,然后和大家一起用热切的目光看着他。
“那是,毛将军手提七十斤大刀第一个杀进镇江城,”看到李睿又干了一大碗酒,众人纷纷露出钦佩的表情。心里暗暗叫苦的李睿把一半酒倒进了怀里,然后堆出满面笑容:“小将亲眼看到毛将军怒发冲冠,一刀就砍下了五个首级……”
“……小将来京之前,毛将军又收复了旅顺、觉华、义州等地,每次毛将军那都是挥舞大刀,须发皆张……”已经不知道被灌了多少酒的李睿渐渐也觉得自己说的就是当时的战斗场面,周围几个人听得是频频点头。
“真当为毛文龙将军浮一大白。”在赵敬的提议下,众人齐齐干了一杯酒。放下酒杯后一个秀才高喊了一声:“店家,外面那几位辽东壮士的酒钱就算在我们头上了。”
“李军爷不在辽东杀敌报国,来京师做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