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册子推出之后,在买地立刻迎来一阵购买狂潮,武十三郎虽然是以个人名义刊发此书,但还是将版权收入全都捐给了促进会。促进会现在的目标,是尽量把此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这个小册子完全可以配套扫盲班发送,买地衙门还买了版权去,他们一印就是十几万本到处发,规模比促进会自印还要大得多了。
这本小册子,为武子苓换来的便是墙壁上的仙器挂钟了,当然,还有极其高额的政审分,足够他把一族人的赎罪券都给买上。不过,武十三郎去年到今年也免不得拨出时间,和同行进行论辩——小册子里,有许多知识和此时的常识是完全抵触的,譬如沸水煮洗内衣裤,把内衣裤在阳光下暴晒等等,都没有旧式医学的根据。
再加上,这并不是买地官方出的文本,没有不可辩驳的神圣性,很多同行都来请教(挑剔)武十三郎立论的根本,同时也提出,这样的小册子似乎不该随印随发,需要有人予以先行审查,否则,倘若其中夹杂了什么歪理邪说,岂不是反而害人了吗?
总之,一个人成名之后,留给本职工作的时间反而会逐渐变少,武十三郎似乎便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本心是想做个外科医生,专攻麻醉外科手术——这也是最能让他感到刺激和成就感的领域,但现在买地的需求摆在这里,需要高技术、高环境和高水平备品的麻醉外科手术,毕竟只是个不算太大的分支,不具备普及的条件,庞大的医学人才缺口、内科病妇科病的常识科普……这才是眼下买地医学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也因此,武十三郎这样的中坚医生,他每周坐诊的时间反而是相当有限的,手术的机会也少,他自己学出来之后,立刻就要开始为医学专门学校上课,去培训更多的同行,还要抽时间做科普工作,好不容易在家休息,又要处理影响力比一人从医更大得多的促进会问题,还要应付武六郎这样的族亲——自从他在买地站住脚之后,当然要去信老家,接些能干的族亲过来,毕竟,别的不说,三大纲目是祖父的著作,其版权本来就不可能只属于武子苓一人,他能来买地,也是祖父、族人支持的结果,武子苓即便知道买地不喜大族,但宁可来了分家,也要把人接来再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武六郎来了之后,武十三郎在庶务上花费的精力的确大大减少,但付出的代价便是要平衡族产、房产、私产之间的关系,同时,生活上也不能再随心所欲——武十三郎此前醉心工作,虽然是医生,自己倒是因过于劳累而病倒几次,武六郎等人一到,想干活就干活的好日子不翼而飞,他因此被迫每周要休假一天,早晚还得练练导引操,免得做手术时,因体力不支而昏死过去。倘若晚上到点了还不休息,武六郎不但直接过来吹蜡烛,而且还会向上告密,那会儿,完全是一副活脱脱仗势欺人、小人得志的形象。
“砰、砰、砰。”
好不容易把武六郎打发走了,武十三郎刚是埋首自己正在着手撰写的《有限医药条件下辨别小儿疾病……》的文章底稿,又听到窗前穿来了毕剥之声,他有些无奈地按了按太阳穴,把手稿推开了,借着窗前一面镜子的反光一望,便见到院子墙上露出一个人头来,似乎很笃定武十三郎能透过玻璃镜看到自己一般,正笑眯眯捧腮向他招手。
武十三郎其实早知道是她,除了这女娘之外,还有谁敢用小石子丢玻璃窗?若是炸开了,数百文钱一般人赔起来也是肉痛,也就是此女,素来是不把钱看在眼里的。每每拿小石子丢了玩,还在她那一侧特别养了一池子的雨花石,随时捞用,倒叫这边的佣人疑惑,为何老在窗前发现小石子儿。
“美女蛇又来了。”
武医生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似乎是抱怨又似乎并非如此,他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着——衬衫还算板正,没有太多皱褶,亚麻裤也是如此,这都是买地外销京城的奢物衣饰,返销回云县来的,和一般百姓的粗布衬衫,从价钱到质量都有极大差别,武子苓只是把自己事业所得的绝大多数银钱投入促进会,但他不是傻子,在吃穿用度上也不至于过分苛刻自己,毕竟是要比一般人精致一些。
如今还是三月里四月初的,天气不算太热,要出屋前,他临时又加了一件薄绸洒金道袍,趿拉上麻履,倒和平日去医院时一丝不苟的穿着不同,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一走出去,趴在墙头的范十三娘眼睛便是一亮,笑眯眯地捧着双颊,道,“我就说嘛,干嘛老穿那么素,这衣服就是我送你的料子做的罢——连样式都是我送过来的,你可知道么?我这还是第一次瞧你上身呢,这衣裳果然衬人——你可不许穿着它去见别人。”
武子苓仿佛没听到她那么一长串废话,只不置可否地道,“我倒喜欢素色,清净些——你怎么又上墙了?有事不能从正门进来说吗?”
范十三娘道,“那还得绕路——多麻烦呀!再说,被你那些族兄族弟围着送茶搭话的,多没意思。人家看着我来还要看着我走,我想多呆一刻,你都要赶我,好像多呆一分钟,人人就说起你我的闲话来了!”
她这倒也是实话,武子苓和她毕竟男女有别,范十三娘现在又是会走路的财神爷,走到哪里,众人就奉承到哪里,她来找武子苓,武家族亲可不是削尖了脑袋想要过来混个脸熟?——促进会的实权可是在她手里掌管着呢,武子苓道,“便是在墙头,难道便能在这趴一晚上了?有事说事,我文章还没写完呢!”
他要写一篇《小儿疾病简易辨别、治疗》的册子,这个范十三娘早知道了,毕竟要授权给促进会去制版刊发。也因此,为了让他多些时间写作,最近她都不怎么过来打扰,武子苓当她是终于按捺不住,要翻墙过来寻他作耍了,虽然嘴上还强硬,却也做好了要接她跳下的准备。
但范十三娘却并不动弹,只是撑着手,对他有几分撒娇地埋怨道,“你这个人,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和你绝没什么好聊的——我要走啦,我要回家去了,以后可未必有人会趴在墙头,给你家那贵得要命我赔不起的玻璃扔小石子儿了!”
武子苓一听,竟有几分迷糊,一时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回家去?再不过来了?”
这,这怎么可能呢?可范十三娘过去几年内,当然也不是没有出过远门,去年还下了一趟南洋去看矿山,几个月的行程,对她来说是司空见惯,倘若短期内就会回来,她应该是不至于这样特别打招呼的。看她这意思,难道,范十三娘竟打算一去不回了不成?
那……那促进会的事情该怎么办?还有千金堂,还有,还有——
武子苓心中的情绪,千回百转,一时间有许多话却似乎都堵在了喉咙里说不出来,范十三娘只是在墙头托腮望着他笑,并不搭理武子苓脸上写着的无数问号,笑了一会,又扬声道,“喂,打针的,我和你打个商量——”
“我不在的时候,你可要乖乖的,哪个女人也不许多看一眼,等我从家里回来,就把你给娶了,你说,可好不好哇——”
第522章 十三娘也回去了
范十三娘要回老家山阴去了?!
武子苓便是千算万算, 也算不到今日范十三娘来和他话别,是要回老家去, 而且看这意思, 一去还要数年,至少等她回来时,两人已经是可以成亲的年纪了。当下心中便是一突, 原本轻快的心情刹那间不翼而飞,宛若压上沉沉乌云,只是他素来喜怒不形于色, 不是那样轻易就被范十三娘给带跑了, 忖道, “这女人,惯是个九国贩骆驼的, 谁知道她打什么主意?我可不能听风就是雨, 这里信实了, 那里她再反口, 说自己只是开玩笑的,我倒下不来台了。”
不过, 饶是这样想着, 他的神色大约也透露了几分心中所想, 范十三娘仔细地端详着他的表情, 笑意逐渐浓郁, 武子苓问她为何回去,范十三娘也不回答,双手一撑,便矫健地翻过了这堵不算高大的院墙,骑在上头笑道, “我要跳下来了,你可得接住我——你院子里那梯子呢,说是去修了,怎么这么久都没修好?”
终究仲子逾墙,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武子苓不可能鼓励范十三娘如此,对她的抱怨,也只能当作没有听见,默默地张开手做个保护,范十三娘相了相地面,往下轻轻一纵,落地时脚尖刚一沾地,便往上弹起,恰好跃入武子苓的怀中,犹如小豹子一样,生机勃勃地把他撞了个满怀,武子苓唉哟了一声,不由自主,搂着她的腰接连后退了几步,方才卸了这股力量,皱眉道,“你这一头能把石头撞出缝来。”
范十三娘咯咯直笑,搂着武子苓不肯撒手,扯着他的衣领只是要亲他,两人跌跌撞撞,夹缠不休地进了屋,武子苓道,“今天你可不能,可不能——”
范佩瑶夹着他的腰挂在他身上,吃吃笑道,“可不能什么?话要说清楚,你这样说,我可不明白。”
她十足十的流氓无赖相,武子苓可招架不来,涨红了脸,掐着范佩瑶的肩膀,不知为何,有力气挂着个人进屋,却没力气把她推开似的,被十三娘吃够了豆腐,又亲又啃,推在榻上胡作非为,眼看范十三娘的手穿过道袍要伸入衬衫里头去了,武子苓这才凝聚起些微意志来,将她的手握住了,皱眉道,“你还没说呢,你为何要回山阴去——你这一走,促进会的事该交给谁呢?”
这么一说,倒似乎他关心范十三娘,完全只是为了促进会的公事了。范十三娘隔着衣衫,在武子苓胸前咬了一口,却也并没有多么生气,而是伏在他身上,把武子苓的手放在自己肩头,武子苓知道她的意思,便不得不从肩到背,一下下地抚着范十三娘,范十三娘被他抚了好一会儿,方才顺意了似的,道,“促进会的事情,如今只能交办给你那族兄武六,还有我这里惯使唤的大掌柜春兰了。
他们两人互相监督,你也多少抽空看看账,应当出不了太大的幺蛾子——我和你说,除了我之外,我家里那些兄弟姐妹,三亲六戚,你可不许搭理,都是些坏种,能把你给生吃了去,你就听春兰的话,春兰直接向我汇报,她会定期派人回山阴找我,你这菩萨,若是大发慈悲,肯给我写封信,她也能转交。”
她说得如此慎重其事,看来是真要回去了,武子苓不由大惑不解,又有些担心,环着十三娘的手不由一紧——他对于十三娘的冒犯,一向是采取似乎无可奈何的绥靖态度,极少有主动的时候,也就是这时候,才略略跨过了为自己设下的那条线。但要他说出口来挽留十三娘,似乎又超出了武子苓的能力,因此虽然搂紧了十三娘,却依旧一语不发,十三娘道,“你放心,不是家里催我回去——既没有亲人病了,也没人在老家等我拜堂,我回去不是去历险的——没你想得那么多话本儿似的场面。该是你的,总是你的,就是你想趁机甩脱了我,那也没门儿。”
这句话说出来,可见她是很了解武子苓的,武子苓但凡有些闲暇,当然便是要习练武艺健身,其次则最爱看话本游记,现在市面上颇为流行一种‘逃家流’小说,往往就是讲述了有意来到买地的少女,如何惊心动魄地逃过家人的阻拦,其中常见的套路,便是假借长辈病丧,写信叫她们回去,一踏入家门则立刻吹吹打打大办喜事,美其名曰‘冲喜’——
这套路是逃家流话本极为常见的阻碍,已经流行了一年以上,刚开始出现在《逍遥游》里,这话本畅销至极,甚至一度盖过了《斗破乾坤》的名气,现在则基本已经成为所有逃家流小说必备的桥段了。武子苓对外是从不看这些闲书的,也就只有十三娘这样,几乎知根知底的近人,才明白他的小嗜好。
“非是如此,回去做什么?”
武子苓的手却并未放松,反而还更收紧了一些儿,似乎倘若不是亲人过身,他便认为十三娘没有长久离开自己的必要似的,只是这意思表达得极为隐晦,也就只有十三娘唇边,立刻浮现出甜甜的笑意来,对他的一点小心思全数参悟透彻,她蹭了蹭武子苓的脸颊,似乎在诉说自己同样的不舍,叹道,“没有办法,关系到老家的矿山,不得不慎重对待——你看了报纸吧,京城开女特科的消息,可留心了?”
开女特科,和十三娘家的矿山又有何干系呢?便是武子苓也不由有些费解了,十三娘也知道,这里的联系并非是一般人能品读出来的,便翻了个身,趴在武子苓身边,仔细解释道,“如今京城的小道消息,已经传得遍地都是了,我也听相熟的朋友说,京城对于这批女特进士的任用,早已经是有腹案了——要派到京畿一带乃至北面各道去,搭建特科学校,是比着我们买地的学校系统来的,也有许多男特进士加入进来——这学校上学是免费的,内库出钱,不关户部的事。”
武子苓是医生,虽不说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时政消息自然不如十三娘灵通,乍听这安排自然一怔,十三娘问道,“你觉得如何?这安排妥当吗?”
站在敏朝内廷的立场来说,如今锦衣卫把持了和买地的奢物贸易,还有蜂窝煤的专营,而且如今皇帝裁撤后宫的意思,已经隐约露了出来,毫无疑问支出能节省许多,如此一来,内库的钱财前所未有的丰厚,再加上如今帝派当家的田任丘似乎是个狠人、能人,几出新政都办得不错,武子苓认为这个计划或许并非天方夜谭,还是有成功的可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