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329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些营养,有些会随着阳光、雨水归还到土壤里,有些会随着另一种作物的成熟回到土壤里,也有些会随着特定的肥料施进去,回到土壤里……营养归还就是你得把这些作物夺走的营养给还回去,这块地才会一直这样好,甚至越来越好。田师傅就是学这个的,来南洋的田师傅,都是农业专门学校的读书人,比多少年的老农懂得的道理都多,他们还会分析土壤,告诉咱们,这块田缺了什么营养,怎么样才能增长。”
范老实等人大张着嘴,如痴如醉地听着他的话语,要不是说的是客户土话,真和听天书是一样的。种了这些年的地,真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道理在——但是,却又一听就知道不是瞎编出来的,感觉……感觉就像是多少年来大家咂摸的一种道理,一下被总结出来了一样,像是心里的话被说出了,一种疑问被完全捅破了,道明白了,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
“那怎么知道种什么作物会夺走什么营养,又该如何去归还呢?”他们不由得急切地追问了起来。“这是怎么发现的?”
这一点,张安却是解释不清楚了,只能含糊地说,“田师傅会分析的,只要知道土壤里有什么营养,就知道可以种什么作物,该怎么去归还——作物会从土地里夺走什么,留下什么,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的,能背下来就可以了——那是六姐赐下的天书!全都是仙界早已经验证过的道理!”
这一下,买活军擅长种田的道理算是被说明白了,而范老实等人,虽然已经在买活军的淫威下讨了几个月的生活,但也就是此时,才完全彻底地信服了这一点:谢六姐看来的确是神仙不错啊!难怪买活军的活死人,如此擅长种田,甚至能在这样陌生的地方,第一年就完全取得丰产,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是仙人庇佑又怎么可能呢?
这样长途的迁徙,除了背井离乡的痛苦之外,其实最担忧的就是到了新地方能否立足,对农民来说,立足与否也就是能不能从土地里种出粮食来——这不是在熟悉的地方迁徙个一两百里,而是跨越了上千里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气候、土壤、水文完全是一片空白,越是有经验的农民,心里就越是会打鼓,越是会害怕种田上出差错——因为他们见到的差错太多了,每一个差错都会导致减产,甚至,更残酷一点的,如果没有官府的帮扶,没有宗族的接济,一次减产绝收,就会导致断粮、死人。
从对他们的处置来说,这些罪民被强迫迁徙了,但并没有限制他们在地方的从业自由,也就是说,其实范老实一帮人若是不愿服从官府的安排,不来林场做工,想要自己去开荒,道理上来说也是可以的,但他们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便是因为,没有粮食,只有一点点钱财,真不敢自己种田!
给点种子,给点农具,给块荒地就让他们自寻生路,那才是他们最害怕的前景,哪怕是佃户,也宁可先做几年苦工,摸清了本地的田性再图其余发展。因此他们都很顺从地接受了被林场雇佣的安排,认为这不算是最坏的结果。
现在呢,现在看过农场的发展之后,他们实在就不觉得迁徙是什么很坏的事情了,甚至已经感觉到,这将是家庭发展的一个机遇——林场还不知道怎么样,但农场的日子,已经让他们大为艳羡了,这多少就是个念想,即便是林场的日子有些苦,那也可以寻找机会,进农场来干活。
当然了,当着张阿定的面,不好表露这个态度,大家是不会毛遂自荐的,但张阿定大概也看出来了,等到太阳没那么烈,他们重新动身之后,便有意无意地说起了这事儿。
“农场其实也缺人,只是要招人没那么容易,他们的要求高——要会说官话,会认字,至少是要认识拼音,还要会做算数……因为他们每天的工作复杂,施肥也要求精确,还要去上种田学习班,所以雇工报酬虽然高,但却很难找。不过,官府也上心——官府是以农为本的,每一次有船来,都优先分配好的工人给他们,你们这一船前头还有一船的,在那倒是捞了两个人。”
这意思倒很明显了——要求高,新移民们基本都不符合,且是官府分配为主,身家清白的移民怕是也争着去的,他们这些多少有些说道的罪民,优势就很小了。范老实等人,还算是有些城府,都故作不知道他的意思,只是憨笑着点头。张阿定又道,“我们林场就不太一样了,工作要简单得多,因为我们的作物比较单一,就只有两种,工作么——”
他扫了几个女眷一眼,大概是估量着她们的气力,“这里和农场不一样,我们林场要伐木、栽树,都是体力活,体力不足的话,自然是做后勤的,若是身强体壮,干活能当男人一样的,也能来做力工,另外,管理岗是男女都能当的,不过要求识字,能记账,嫂子们可自己掂量着,不行便在后勤上帮手,酬劳也有,只是少些。”
虽然一路上已经见识到了买地任用女子的景象,到占城港之后,更是从阿学身上看到了本地的民风——虽然是乡间门农场,但也是男女都用的,不过,知道自己还能正儿八经的出来做活当管理,显然也让这几个憨厚的客户妇人有些不适应,都是摘下斗笠,挠着光溜溜的头皮,尴尬地笑着没有应声。张阿定也不再说什么,只是介绍了现在林场主要的工作内容:
“我们林场,现在主要是三块,第一块就是伐木、运木,第二块是栽树,第三块是做林间门养护的,目前最赚钱的其实还是伐木这块,需要伐木工,还有老猎户,我也不瞒着,南洋密林里,蛇是极多的,如果有捕蛇人,那能开一等的工钱,其次便是山林猎户,这活危险是危险,要在伐木时周围护送着,驱赶野兽,下套子什么的那不用说了——咱们这几户人家,如果有这方面的经验——”
范老实揪着媳妇的手紧了紧,众人都是沉默,张阿定也不意外,毕竟这技能若是有,在船上就早说了,便拍了拍手,笑道,“那就是伐木工了,辛苦些,但赚头不少,那都是多少年的红木、酸枝木,很值钱的,伐了以后种上棕榈、橡胶树,不几年也是财源滚滚……”
被他挑选出来的工人,都是山里的农户,也是问明白了有伐木经验,听着张阿定口若悬河地描绘着未来那美好的图景,面上也都不由露出笑意,有些憧憬起来。只有范老实还是那样不动声色——他天生表情是少的,不然也不得个这样的名字。
待到日暮时分,他们到林场了,几人仓促在吊脚楼旁的棚子里安顿下来后,各家分开了,他才对媳妇使了个眼色,两人凑到一边去低声商议起来,她媳妇低声问范老实,“这个猎户不说了,便是捕蛇人,我也抓过蛇的——”
抓是抓过的,范老实的媳妇一家都是猎户,广府道的猎户很少有不会抓蛇的,她少女时期也没少帮着家人进山下套,只是溺水的都是会游泳的,老猎户能善终的没有几个,老实嫂成亲后也不怎么进山了。这会儿,要不要在林场显露自己的这番本领,她也有些犹豫,因此在路上便不曾说话,这会儿要和当家的好生议一议。
范老实摇头道,“这样的生地儿,做什么进山伐木去……看东家的意思,我们是去做伐木工了,那你就得在场子里呆着,否则,我们俩都出事了,孩子们怎么办,能活么?”
他虽不算太聪明,但这道理还是能想明白的,媳妇听了也无从反驳,点头道,“只是毕竟想着,多得些钱日子好过些……”
“赚钱,这不着急的。”范老实也是若有所思地琢磨了起来,“本来想着,我们过来也是种田,认字不认字的实在无关紧要,今日这一听说,倒是发觉,在南洋这里,哪怕是种田呢,那都是要知书达礼的,知识教,知识教,还真没叫错,这知识真挺重要的……”
他很快便以爱拜神的客户人家,特有的一种逻辑下了决定,“都说南洋知识教盛行,安顿下来后,你多学官话,和林场里的妇女多套套近乎,我们也请一尊知识神进家,也拜拜这个山头……”
第662章 林场与女祭司 占城港.范老实 林场来……
林场里当然有知识教的信徒了, 范老实一行人,在没有说明的时候,就以超然的直觉,认定了他们见到的这些归化的熟番, 肯定都是知识教的信徒, 在林场安顿下来之后, 稍微一问汉人,果然如此——这是个一体两面的事情, 如果占城港这里的土人不信仰知识教,他们就根本不会来为汉人做活, 也谈不上让出自己的领地了,所以他们见到的友好的土人, 自然都是知识教的信徒。
换句话说, 不信仰知识教的土人,如果是那些还没有接触过知识教的, 也就算了,倘若是接触过知识教却仍旧选择了并不信仰的话, 毫无疑问,那就将是他们的敌人了。
不过,这样的部落目前来说还是很少见的, 毕竟,一个是知识教的力量实在很大, 连占王都虔诚信仰,还有一个很直接的理由, 那就是占城港附近的丛林,有很多本来就是没有主人的——南洋本来就是个地广人稀的地方,部落们又喜欢迁徙, 明明是不错的地方,却因为种种莫名的理由而没有主人的也十分常见。
能言善道、见多识广的土人商贩,来探访林场的时候,随意就可以数出很多真实的理由:这个地方从前曾经是王家的花园,后来因为一次大干旱被废弃了,由于这里是曾经干旱过的地方,人们认为这个地方不吉利,是被卡尔基诅咒之地,所以从来没想过在这个地方耕作。
那个地方呢,曾经发生过瘟疫,蛇也很多,人们认为这里住着娜迦……总之,只要有一点瑕疵,人们就会编造出一个神灵来,解释这些不吉利事件发生的理由,随后很轻易地放弃这块土地进行迁徙,反正对刀耕火种的部落来说,他们本来就很动荡,挑剔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还有曾经的战场,地势比较不平坦,多树的地方,也都是不会被选择的。因此,现在的汉人在占城附近,选择的余地还有很多,和敌对部落碰面的几率很小很小,人的危险是很低的,而且他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忌讳,也一点都不害怕这些传说中的神灵——开玩笑,他们可是有真神护体的知识教徒,知识教的真神使者就在这世间行走呢,混乱落后的本地信仰,尤其是和娜迦、卡尔基有关的那些老故事,就是在占城港都嫌落伍,怎么可能约束知识教徒的行动?
这个道理,实在是非常有用的,它使得很多土人跨越了心中的恐惧,愿意到新开辟的农场和林场里来工作,这自然给汉人们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因为土人虽然并非个个都擅长种田,但他们依然是极为有用的,比如说,土人中有很多非常好的猎人,他们就愿意到林场来,每次林场开荒伐木之前,他们都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包括点燃草药驱赶蛇虫,还有确定丛林里没有象群和豹子的踪迹——
还好,占城港附近的野象群倒不多见,象群都很聪明,他们也知道这附近生活着一种很小又很凶猛的野兽,不但会驱赶它们,用尖刺戳痛它们,甚至还能设法捕捉它们的幼崽,驯化了来做事。所以它们大体上还是绕着人多的地方走的,在丛林深处,自有大片大片的无人区供它们纵横。
象在此刻,还不算是很大的问题,丛林中较常见的是各式各样的蛇和大蜥蜴,这些毒蛇本身也能卖钱,土人还吃蜥蜴肉——汉人是不敢吃的,虽然肉在什么时候都很稀缺,但买活军的活死人普遍受到过警告,让他们慎重食用野生动物,所以汉人的食谱远没有土人那么广。
不过,他们是收蛇皮、蜥蜴皮、蛇胆,甚至是蛇毒牙的,而且这些钱林场主全都不抽成。因此,虽然林场主给的工钱并不算太高,至少不是买命的高,而这一行也十分危险,土人猎手仍很踊跃。他们经常天刚亮就消失在丛林里,过一个多小时,满载而归,在他们清算收获的时候,伐木工这才全副武装,把浑身上下都笼罩起来,去伐木砍藤——
砍树也是很危险的,猎手只能驱赶走大猎物,但丛林里的毒虫,出现几率也要比人类的居住区高得多——也毒得多,伐木的动静又很大,容易激怒毒虫,说不准什么毒蜘蛛跃起来在小腿上咬一口,这条腿可就别想要了。
为了预防这样的情况,虽然天气炎热,伐木工依然是长袖长裤,甚至要戴上劳保手套,伐木的规矩也很严格,对口号、协作、监督都有严格的规定,就怕木头倒下来砸死人,或者是搬运木头下山时,出现力量分配不均,把某个工人压坏了,压骨折的情况。这的确是一份苦活,但严厉的管束,还是确保了安全,张阿定这个林场,开起来一年了,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重伤,至于说磕磕绊绊,这个新移民们自然也不在意的——“哪里就一点苦都吃不了了!”
至于报酬,那更是丰厚了,赚头真比在农场做要高,尤其是伐木工,除了猎手之外,他们的工作是最危险最辛苦的,因此不但工资开得高,且卖木料还有抽成,这就很提得起来了——这些木料里也有便宜些的,什么金不换、菠萝格,这些木头一般都不运走,就在占城港卖了制作家具,销路很好。
但也有贵重的木材,花梨木、酸枝木、印茄木,偶尔还能见到紫檀,这些木料,一根都是一根的价格,真是不低的,还是随着买活军开发南洋,陡然增产,略微下降了一点,但总体价格还是非常的□□,因为,毫无疑问,好东西是人人喜欢的,不止是敏朝的有钱人喜欢这些木料,西洋贵族,买活军的新兴人家,也都有对好木料的追求——别的不说,好木料打的箱子柜子能传好几代人呢!还有放衣服都不容易霉坏的,实在是很值得投资的好东西。
范老实这三户人家,因为是晚来了,挑不了工作,只能先做着植树的活,这活相对就要安全得多了,因为植树的土地都是砍伐过的,没什么虫子,只需要平整场地,往里栽树就好了,这树有橡胶树,也有棕榈树,橡胶树去年起就一直在种,等着四五年后开始割胶,棕榈树是种来平衡风险的——
橡胶树是新树种,和高产稻一样,也要按照田师傅的方法来种,但五年后是否能如期产胶呢?这是不好说的事情,所以,比起五年来一门心思的种橡胶树,万一期间出了什么差错,整个林场都跟着血本无归相比,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棕榈树也跟着种一些,至少棕榈树是这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卖棕榈油也可以保本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